两宋王朝:奢华帝国的无奈(41)

2025-10-09 评论

    ——没有证据就是证明岳飞无辜!
    许多人齐声谴责政府对岳飞的逮捕和调查。
    秦桧对这样的人都一一加以痛击。就官职的人因而被罢免,对以岳飞无辜向政府提出控诉的建州一名刘姓市民更处以死刑。
    军方长老韩世忠也表示不满。他以“你有证据吗”之语诘问秦桧。对此,秦桧以尴尬的表情回答:“听说,岳飞和其子岳云有过以文书致张宪之事。只是这封文书还没有被发现。不过,他们起叛意是很有可能的。”
    “听说?……有可能?……只凭这些,你就可以办人吗?”韩世忠以此对秦桧怒喝。
    同样为军方首脑、盗贼出身的张俊,早已投靠和议派。而韩世忠则依然不放弃主战论。只是,部下已经被改编为中央军的他,目前并没有可以指挥的军队。这样的人,危险的程度当然没有部下不肯离去的岳飞高。这大概是韩世忠之所以没有遇害的原因吧!
    韩世忠意图弹劾秦桧,却因此被左迁为醴泉观使这个闲职。他从此闭门谢绝会客。据说,一些人偶尔看见他骑着驴子到西湖之畔,手提酒壶的样子。他后来还活了十多年,但绝口不提往年的军功。
    投靠和议派的张俊由于有蓄财之能,后来成为大富翁,包括族人在内都享受富贵荣华。
    以秦桧这等人,对处刑岳飞之事仍始终拿不定主意。即使在家里,他也为这件事情而眉头深锁。一天,他的妻子用火筷子在火炉中的灰上写了“捉虎易,纵虎难”这六个字。
    “好!这句话说得一点没错!”秦桧下定决心了。
    常胜名将岳飞遂遭缢杀,其子岳云则被处斩。岳飞享年三十九岁,养子岳云则为二十三岁。据说,岳飞被处刑的消息传至金国时,该国要人莫不欣喜雀跃,干杯互祝。
    岳飞被处刑是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的事。和议于同月成立。这是屈辱性和议,南宋以“臣”对金自称。以和议使节身份被派遣金国的,正是当初奉命对岳飞进行调查、后来被更换的何铸。
    翌年,金将徽宗、郑太后、邢皇后等人的遗骸以及韦氏送还南宋。郑太后系徽宗的正后,却非高宗的生母,高宗的妻子邢氏也在北地殁故,三具灵柩无声无息地抵达杭州。高宗生母韦氏则得以活着与儿子重逢。
    最可怜的是钦宗。他的回国会使高宗为难,而金国也想把他留下作为最后的王牌。
    你回去后,请转告大家设法把我弄回去,千万不要辜负我的这个期待。——韦氏临归国前,钦宗流着眼泪向她恳求。
    钦宗早已没有回国后重登帝位的念头。他只期盼依靠弟弟的好意,能活着重新踏上南方的土地。而他却连这小小的愿望都没能实现。
    南宋固然困难重重,而金也正面临许多问题。原本过着狩猎生活的女真族社会,因膨胀而变质是当然的事情。
    继承太祖之后的,不是太祖之子,而是弟弟太宗;太宗死后,继位的不是太宗之子,而是太祖之孙。这都是类似长老会议的组织推戴的结果。为首的嫡子不见得能成为继位者,这是女真族社会的老规矩。
    不选择擅长指挥狩猎的人为首长,族民将无法生存;但由于首长是长老们所推荐的,所以不具备绝对性权威,重要事宜非与长老们商量不可。
    金于推倒辽、压制宋而来到黄河流域后,第一次接触到中原的绝对专制君主体制。同样为首长,中华帝国首长具备的是绝对性的权力,地位更是世袭制的。
    太宗死后,太祖之孙熙宗在宗翰的辅佐之下就首长之位。对太宗而言,这是由侄子继位。然长老合议制这个老规矩在女真族社会中依旧根深蒂固。熙宗为了要成为中华之皇帝,非得和这个老规矩战斗不可。
    与秦桧进行和议的挞懒之所以被肃清,就是这个缘故。熙宗逐一诛杀了皇族以及宗族——也就是一族中的有力者。他这么做,为的是想成为中国式的绝对专制君主。
    熙宗很有可能是个虐待狂。此外,嗜酒如命的他,每次喝醉酒就杀死皇族重臣,甚至自己的皇后也包括在内。
    居宰相职、拥立熙宗的完颜亮,是宗翰之子、熙宗的堂弟。他由于担心随时有被杀的可能,因而先下手为强,在杀死熙宗后自己就帝位,是为海陵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