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王朝:奢华帝国的无奈(57)

2025-10-09 评论

    以尚书左司郎官身份成为中央廷臣时,他就因为不愿迎合贾似道的意旨而被解职。他是应该以阁僚身份参与国政的人才,却不断地受到贾似道的排斥,后来历任湖南及江西等地的地方官。
    伯颜所率领的元军攻陷襄阳,一路南下;当他攻克长江要冲鄂州时,文天祥时任江西赣州知事。朝廷命令以诏书向天下募勤王之军时,文天祥应命处理。
    诏书送达州署时,文天祥汗流满面地奉迎。他立刻召集州内各郡豪杰。实际上,这些不过是地方富豪的自卫团队长以及侠客头头之类的人物。此外,这个地方有被称为溪洞山蛮的彪悍部长,文天祥也说服其首长参加勤王军。文天祥以召集而来的大约一万兵力,企图保卫皇帝所在的杭州。
    某晚,一位挚友前来密访。由于赣州离他的故乡很近,所以此地有不少他的挚友。
    “我这是为你好,你最好不要轻举妄动。”这位朋友说。
    “为什么呢?”
    “敌人现在兵分三路,铁蹄声一路逼近国都。此地由于偏离他们行经之路,所以目前还算安全。你为什么要飞蛾扑火呢?要抵抗元军方法多得是,并不是只有到国都才算尽忠。而且你召集到的是一批乌合之众。我说这句话或许你会不高兴,实际上无异是驱使羊群与猛虎搏斗。你何必白白送死呢?”
    “谢谢你的忠告,但国家养育大臣庶民达三百余年。现在国家告急而向天下募兵,如果没有一个人应召赶赴,成何体统?我知道这无异于驱使羊群扑向猛虎。我期待的是自己以身殉国,而以我的死激发天下忠臣义士的斗志,继我之后陆续崛起。所以我这不是白白送死。”
    “既然你有这样的决心,那我就不多说了。至于我自己,我有我的想法。我准备到内地去抵抗。”
    “这样很好。”文天祥紧握着挚友的手说,“尽忠有各种方法,咱们各走各的路吧!”
    文天祥遂率领万余兵前赴杭州。在此之前,他已卖掉所有的家产作为军费。
    兴勤王义军的,不止文天祥一个人。居湖南提刑之职的李芾也召集三千壮士,鄂州都统张世杰也募得一批军队。
    虽然南宋主力军为元军所破,但元军也绝不是如入无人之地,在各地都遭受激烈抵抗。饶州知事斩了前来劝降的元国使者后,与城共命运。
    “老生虽已不在宰相位,与国共存亡却是当然之事。”退引的宰相江万里刚好身在饶州。说完这句话,他就投水自杀了。
    江淮招讨使汪立信也在军中病殁。
    由于是状元,文天祥的知名度非常高。杭州朝廷与其说视他为勤王军将军,不如说期待他是国政主宰者。
    文天祥叙述了复兴国家的策略。“我大宋有祖法,但于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无视祖法乃不得已之事。”他的策略是,将南宋版图尚存的国土分为四个镇,授都统以决定权。
    平定五代之乱世的宋太祖,由于本身是军阀出身的关系,所以特别痛恨军阀之弊害。因此,他明确订立文官优位的原则,以防止军阀再度诞生。这就是宋之祖法。这个原则到南宋时代依然没有变,国内绝没有在广大范围拥有绝对兵权的武将。
    “正因为如此,敌军在一州,该州即破;至一县,该县即破,中原遂沉沦。”文天祥叙述道。
    由于惧怕军阀出现,因而不设大军团指挥者,致使全国小集团散布。而文天祥的建议是,大胆地设置四个大军团。军队分散为小集团,元军便得以各个击破,抵达长江之线后更一路东进。元军总司令伯颜如今已经进入建康(南京)。
    迄今为止的情形是,元军进入一个州时,只有该州军团从事抗战。由于命令系统互异,邻近之州绝不派援军前来。这种情形在州之下的县亦复如此。与其守祖法而亡国,不如破祖法而救国,文天祥所想的四个藩镇和中心地如下:
    一、广西·湖南(长沙)
    二、广东·广西(建兴)
    三、福建·江东(鄱阳)
    四、淮西·淮东(扬州)
    于杭州朝廷掌握实权的是陈宜中。陈宜中对文天祥有着对抗意识。摄政的皇太后就文天祥的策略下问时,陈宜中回答的是:“此刻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编,可谓迂远之极。元军已迫在眼前。现在最要紧的是,以什么样的作战方式对待业已进入建康的伯颜军。长久以来待在乡下的文天祥,想法未免太缓不济急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