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16)

2025-10-09 评论

    董卓立刻有了这个想法。
    被人畏如猛兽的董卓,有一种野兽般的敏锐直觉。这个直觉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的。他认为“硬是要得”,不是纯粹为了皇弟聪明而内心佩服,而是认为这个人可以大加利用。
    陈留王刘协一点也不像一个小孩,把这次在宫中发生的事件说明得有条不紊。
    感佩的不只是董卓,连群臣也由衷露出佩服的表情。不似宦官或宫女,廷臣过去绝少有机会和陈留王接触。
    “听说陈留王很聪明,却没想到聪明到这个程度……”群臣都如此想。
    日益中落的汉王朝,能否由这名少年挽回颓势,重建往日雄风?——这好像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国家连连发生乱事,而万人之上的皇帝虽年已十四,遇到事情时只会哭泣,根本欠缺作为统帅者的资格。
    正因为皇帝是个颟顸无能的少年,所以,陈留王的才华更加显得耀眼。由于厄运连连,陈留王的辩才无疑更引发人们对他的信赖感,甚至视他如救主一般。
    董卓立即做了有利于自己的打算。
    废掉庸愚皇帝,让这位聪明伶俐的皇弟就帝位吧!废立皇帝当然不是一件小事,自然会引起极大非议。
    ——暴逆董卓!
    因此声讨董卓的人,一定遍地皆是。他们团结起来进行讨伐是意料中事。但,这个团结会真正稳固吗?
    为何反董卓团体之团结不会稳固?原因不外乎是,连最反对董卓的人内心也赞成他所做的废立皇帝之举。
    ——陈留王才值得信赖!
    ——今皇未免太窝囊!
    目睹刚才情形的群臣,全都有了这样的强烈印象。要是办得到,他们自己也想废今皇而新立陈留王为帝。表面上否定心中肯定的事情——这样的人绝不可能产生极大力量。
    董卓正有意进入洛阳,执牛耳于天下。他当然会预期自己将会面对无数反对者。
    董卓此时致力的方向,在于击溃反对者的结盟力量。为了如此,他使出的手段是——把被反对的事情换成不会引起反对者由衷愤慨的事情。
    这是一种幻术。
    董卓以他的野性嗅觉选择了自己该走的路。
    天子的行列终于回到洛阳。他们采取由董卓军护卫之形态回京。因此,天子安返皇都论功行赏时,董卓自然被列为功勋第一者。率领三千军队赶往的将军,只有他一人。其余前往奉迎天子的人,率领的部队人数充其量只有五十或一百。
    实际上,董卓只是刚好路过北芒阪,而他却充分利用了这个际遇。
    天子返还洛阳后,立即向天下发布大赦令,同时将元号光熹改为昭宁。
    这是认为发生宦官悉数被杀之事不祥的缘故。
    董卓若要在皇都洛阳掌握霸权,必须以武力为后盾。但,他的主力在凉州,离洛阳甚远。而即刻把自己的大军召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地将军中,不乏随时召集五千或一万军队能力的人。虽然奉迎天子时的人数最多,但,董卓的武力在洛阳算不了什么。
    “非增加兵员数不可,而且要以最快速度……”
    要从西方迅速召来主力军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该如何是好呢?
    洛阳此刻有许多失去主子的军队。被宦官杀害的大将军何进以及其弟车骑将军何苗的部下等都是。
    最好的方法是吸收这些军队。
    但,失去主子的军队也想选择新的主人。他们不是随便登高一呼就会过来的。跟对了主子——也就是实力强大的人,他们才有发迹希望。所以,他们都在静静观望什么人的力量最大。
    何进兄弟的部队一定会选择实力最强大的将军。
    想要拉拢这些部队,自己必须有强大力量——至少非让人如此认为不可。
    虽然凉州主力一时赶不来,但只要让人以为他们正在大举前来的途上即可。
    ——好,那我就耍耍幻术吧!
    董卓做了这个决定。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