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20)

2025-10-09 评论

    公元190年是初平元年。
    对任何人都绝不容情的董卓,洛阳在他的统治之下,现已成为恐怖世界了。大白天里当街抢劫或杀人,已不是稀罕之事。有亲友在乡下的人,无不争先恐后逃离洛阳回乡去。陷于恐慌状态的人们,个个叹息世界末日的来临。
    董卓幕僚中有人进言应兼采怀柔政策。董卓因而任命与其发生口角后离开洛阳的袁绍为渤海太守。此外发表的人事命令尚有:
    ——任袁术为后将军。
    ——任曹操为骁骑将军。
    袁术和曹操当然不会没有头脑。他们很清楚董卓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凡是可能取代他的人,随时都会成为他的刀下鬼。
    “先任命为将军,让我安心,然后找个机会突然把我干掉。他一定是要来这一套。”
    持如此想法的袁术和曹操遂都逃离洛阳。
    袁术逃向南阳,曹操则逃至陈留。下过,这不是普通的逃亡。他们分别在逃亡地招兵买马。
    袁绍和袁术系出四世三公的名门。宦官出身的曹操虽然不能算是名门后代,却拥有巨亿资产。他因而投下巨资招兵买马。
    然而,再怎样的名门后代或大富豪,要以一个人的力量打败拥天子自重的董卓是难上加难。
    “天下即将陷于大乱,除非反董卓诸军联合起来,不然绝难获得胜利……”
    此际,做此想法的是东郡太守桥瑁。
    地方再度出现军阀割据也无济于事。这些军阀要联合起来,才有力量对抗董卓。然而,如何才能使他们愿意联合呢?
    有一个手段是:利用天子密诏。
    ——朕目前如同被董卓软禁。天下诸军宜联手举军讨伐董卓,以拯救朕脱离此难。
    实际上,要伪造这样的诏书简单得很。
    但,居住深宫的十岁天子,可能瞒着董卓耳目,把这样的密诏传至外面吗?
    压根儿会被认为是伪造诏书,这样不会产生效果。
    “对,最好的方法是用三公之密书来号召!”
    桥瑁最后做了这个决定。
    洛阳有国家长老。他们和天子一样,都在董卓的监视之下。董卓的掠夺方式被称为“不避贵戚”。任何高官的府邸,他都同样闯进去,肆无忌惮地进行抢夺。长老们对他的愤懑程度,不言可喻。
    因此,长老们发出如下的密书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速讨暴戾董卓,以救天子及吾等!
    桥瑁制作了这样的密书。文书中,他列举了诸多董卓的恶行。
    实际上,不待长老密书告知,董卓的横逆霸道行迹已传遍天下。密书只是进一步将如同一盘散沙的军阀团结在一起罢了。
    各地诸将当然不是每个人都相信这封长老密书。
    “这封密书有点不对头……”
    其中一些人做如此想。但,为讨灭董卓,大家非联合力量不可——这一点是很明白的。纵然这是伪造的密书,但倘若能够因此而团结起来,众将毋宁愿意信其为真。
    既然要联合,当然需要有个盟主。
    大家就能力、名气以及家系等多项条件检讨的结果,决定推举袁绍为盟主。
    如前所述,被董卓任命为渤海太守的袁绍,不曾接受此职,而以“车骑将军”自称。
    洛阳以东各地军阀,在紧密联系之下,开始集结于陈留郡酸枣县。
    初平元年春四月,集结于酸枣的诸军领袖分别是:
    兖州刺史刘岱
    陈留太守张邈
    广陵太守张超
    东郡太守桥瑁
    山阳太守袁遗
    济北之相鲍信
    骁骑校尉曹操
    担任盟主的车骑将军袁绍,与河内太守王匡共同驻屯于河内。
    此外尚有豫州刺史孔抽据守颍川。
    南方战线则有率兵数万的后将军驻扎鲁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