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65)

2025-10-09 评论

    “兄台请别心急。”
    刘表只有如此安慰他了。
    “髀肉之叹”一词,由此而来。这句话表示未能有立功机会而慨叹的心情。
    刘备当然不愿自己就此腐朽,天下形势正在变化,总有一天,机会一定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实际上,曹操的动向就是这个漩涡的中心。
    曹操目前的目标在于彻底扫荡袁家的残存势力。他因讨伐乌桓而达成了这个目的。
    曹操的下一个目标自然是荆州。
    虽然刘表的警戒心极高,但一旦曹操倾举全力攻打荆州时,身为客卿的刘备当然也得效命战场。
    ——最好在这之前,我能觅到一名谋臣。
    荆州聚集着许多学识渊博的人,以及很有潜力的学究。从中找出最优秀的人物,并且聘为自己的幕僚——有此意念的刘备,乃通过各种关系,不断物色人才。
    刘备一方面使用各种方法,就已知的一些人才的能力资质,从各方面加以评估。
    这样的消息当然会不胫而走。
    ——客卿刘备正在寻觅人才。
    这个消息很快传开,结果,一些不得志的人,络绎前来刘备处,毛遂自荐。
    ——在下相信能够有所贡献。
    前来叩门的人诚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希望你能在敝处逗留一段时期,以便详细洽谈。
    刘备尽可能地留下这些人,以便进行观察。但毛遂自荐前来的人当中,竟找不出一流的人才。
    ——刘备在招募人才。
    这个消息终于也传进刘表的耳朵里。对刘表而言,这当然是一项不愉快的消息,双方的主客关系也因而变得冷漠。
    ——刘备似乎意在夺取荆州。
    一些重臣如此提醒刘表,生性温厚的刘表遂也产生疑心。实际上,他的健康情形这时正开始变坏。
    发现刘表的态度变得冷淡时,刘备也为求早日自立而有些着急,而自立的首要条件在于获得优秀谋臣。
    刘备于是向常见面的徐庶问道:
    “荆州有许多学识丰富的人,你认为这批人当中最有才气的是谁呢?”
    徐庶与学者们的交游甚广,应可说是最了解这方面情形的人。
    “伏龙和凤雏这两个人应该最为杰出吧!”
    徐庶回答。伏龙——或卧龙——是正处蛰伏状态的龙,它正在雌伏,一旦得云,则会成为翱翔天际的巨龙;凤雏指的是大凤雏鸟,目前还小的这只雏鸟,成长后会成为飞翔高空的巨鸟。
    “雏鸟成长,要花好长一段时间。但这是刻不容缓之事,我不能长久等待。”
    有如此想法的刘备,于是说道:
    “我想我要伏龙……”
    “实际上,凤雏已经觅到仕途。这个人是你也认识的庞统。他现在已是刘表的人了。……伏龙则到现在为止,还无意于仕途。这个人叫诸葛孔明,是我的朋友。”
    “那最好。我有许多事情要向他请教,能否麻烦你带他来见我?”
    “你不是渴望得到人才吗?”
    “是啊!”
    “这位伏龙不是呼之即来的人物,你应该亲自前往拜访才对。人家无意于仕途,而你却求才若渴,这个情形下,你怎么可以不亲自造访对方呢?”
    “说得也是……”
    刘备当时在一个叫新野的地方,而诸葛孔明则在隆中结庐,过着晴耕雨读的生活。新野是现在的河南省新野县,隆中则为湖北省隆中县,两者在一千七百年后的今日,都还延用往昔的地名。依现在的地图计测,两地的距离大约七十五公里。
    刘备由于求才(谋臣)若渴,所以走老远的路来到隆中造访孔明。而孔明却以“不欲见客”为由,拒绝见面。
    虽然目前的身份是客卿,但刘备过去曾是争霸中原而名满天下的人物,与之相较,诸葛孔明纵有卧龙之名,被誉为俊才,也不过是一介到处流浪的失意文人罢了。何况他只有二十七岁,犹较刘备年轻二十岁,他这样的举止,不是过于狂傲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