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79)

2025-10-09 评论

    持此看法的曹操,态度上自然甚为倨傲。而以使者身份前来的张松个子矮小,其貌不扬,又是个眼睛斜视的人。这使得曹操更为瞧不起他。
    曹操的脸颊上浮起嘲弄的笑容,他丝毫无意掩饰心里的感觉。而为人敏感的张松,对浮在曹操脸上的嘲笑看得十分真切。结果,曹操对张松只是虚应故事。
    张松回到成都,立刻向刘璋报告:
    ——期盼曹操提携,根本是痴心妄想。
    由于是赤壁之战刚结束的时刻,所以,张松的话对他的主人是颇具说服力的。
    ——曹操不行,那谁是理想的同盟者呢?
    ——依属下的看法,刘备是最理想的人选。他是个难得一见的人杰,为人也不像曹操那样傲慢。对于同盟者,相信他会以礼对待的。
    ——说得也是。与曹操这等大人物结盟,我们自然会被比下去。
    刘璋也有此想法。与势力过巨的人结盟,自己会抬不起头,实在划不来。但若与势力相仿的人结盟,这样的情形应该不会发生。
    ——刘备是个君子。
    张松极力推荐刘备。
    ——若与刘备结盟,派何人前往交涉为宜呢?
    ——属下认为以法正为使者,最为理想。
    法正是为了避开中原的兵乱,才移往巴蜀投身于刘璋手下。虽然担任军议校尉的职务,但对此人而言,实是怀才不遇。
    法正奉派前往拜访刘备。结果,他对刘备的人品十分倾心,更与诸葛孔明成了莫逆之交。
    “所有部署”是通过回去巴蜀的法正进行的。在成都的张松和法正,已为迎接刘备势力,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曹操出兵汉中。汉中有一个奉张鲁为教祖的五斗米教(道教宗派)势力。曹操便是前往攻打这个团体的。
    汉中是中原与巴蜀的出入口。倘若这个地方被曹操势力占领,巴蜀的生死可就完全受制于曹操了。
    ——我们不如先发制人。攻占汉中吧!
    有人如此建议,但优柔寡断的刘璋当然没有这个胆量。实际上,他也没有余裕出兵汉中,为了镇压各地不断发生的小纷乱,他已够手忙脚乱的了。
    该如何是好呢?
    ——汉中既然会被别人攻占,不如让与我们有友好关系的势力占据。我们请刘备攻打汉中如何?
    张松如此建言。
    ——对!请刘备兄攻打汉中,应该是最好的方法。他和我是同宗,汉中归他据有后,一旦曹操来攻,他将会成为我们的防壁啊!
    刘璋赞成张松的意见,因而决定再派法正至刘备处。
    实际上,张松和法正的计划是:迎接刘备接替刘璋为巴蜀之主。也就是说,让刘备在攻打汉中行动的掩饰下,夺取巴蜀。
    这时候的情势转而对刘备非常有利。因为孙权阵营内的反刘备派巨头周瑜此时已病殁,代之而起的东吴主事者是亲刘备派之鲁肃。
    虽然如此,刘备对孙权的动向还是有所顾虑。刘备不能举全军前往夺取巴蜀,他无意放弃荆州。唯有同时拥有荆州和巴蜀,才有资格争霸天下。
    刘备率军向西方巴蜀之地前进,而诸葛孔明、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依然留驻荆州。
    听到刘备西向进兵时,孙权一时怒如烈火。
    因为,在这之前不久,孙权曾向刘备提议合力攻打巴蜀。而志在独力攻取巴蜀的刘备,却顾左右而言他,与之虚与委蛇。
    ——你这不是想占我的便宜吗?
    刘备心中如此想。因为刘备的据地接近巴蜀,孙权想要进入巴蜀,非得经过刘备地盘不可。这是孙权提议共同作战的原因。刘备怎么能接受这样的提议呢?
    ——要干,我会独力干。为达到这个目的,我已和张松、法正两人秘密联击,且有所部署,你这时候插手进来,想分一杯羹,天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呢?
    但刘备不能把真正的理由说出来。
    “我还没有这个力量,这件事情以后再说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