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131)

2025-10-09 评论

    他早已放出了密探,刺探林则徐周围的情况,可是抓不到足以陷害林则徐的证据。而且林则徐的周围已有了一道保护墙,很多人都拥护他,军机大臣王鼎恐怕也是这道保护墙上的一块坚石。
    “穆彰阿,你怎么看?”
    皇帝一叫他,穆彰阿马上跪伏在地上说道:“嗻!臣也认为湖广总督的意见是妥当的。”
    同意黄爵滋的鸦片犯处死意见的,只有林则徐等四人。复奏的将军、总督、巡抚有二十多人。
    当皇帝问穆彰阿的意见时,他本来是想同意最温和的意见。但他早已看出现场的气氛不能这么回答。穆彰阿在这些方面是十分机灵的。
    因为皇帝已经倾向于最激烈的林则徐的看法。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提出相反的意见是明智的。除了上述四名赞成者外,其他人的意见也各不相同。如两广总督的复奏虽不同意死罪,但也相当严厉。
    穆彰阿不得已回答林则徐的意见最为妥当。但这绝不是出自他的本意。
    两广总督邓廷桢的意见,认为死罪太残酷,建议在抽鸦片的人的脸上墨黥。
    中国人重面子,而且孝道观念深入人心,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脸上墨黥之后流放远方,等于是彻底为社会所抛弃。这种刑罚虽不如死罪重,但比枷、杖要重得多。
    “哈哈,邓廷桢还提出了墨刑哩!……”皇帝早已把各地长官的复奏都记在脑子里。他说:“想得很好。不过,欠彻底。不忍杀死罪犯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正如林则徐的复奏中所写的那样,规定死刑之法,目的是希望处死的人逐渐断绝。周书中就有‘群饮拘杀’一条,连古代的圣人也不得不严于立法。从现在的鸦片流毒来看,墨刑太温和了。”
    皇帝看起来是在向大臣咨询意见,其实他的主意早就拿定了,现在连他说的话也引用了林则徐的复奏。
    “真糟糕!……”穆彰阿内心暗想。
    林则徐的复奏虽然全面支持黄爵滋的奏文,但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例如:把一年的限期分为四期,令抽鸦片的人自首,分期递加罪名。第一期自首者,宽恕无罪;在第二、三期自首者,虽免罪,但要酌情处理;过了第四期而不自首者,或自首后重犯者,则“置之死地,诚不足惜。”过了一年的限期,开鸦片馆者、贩卖鸦片者、制造烟具者,与吸食者同样处以死刑。
    他认为严刑峻法容易使无辜之人负罪,但对吸食鸦片的人不必有这种担心,甚至无须审讯嫌疑犯,让他静坐在那儿就可以了。真正的大烟鬼,一到时间就会发瘾,“情态百出”。这是最容易判明真伪的审讯。即使有人想进行陷害,揭发无辜的人,真相也立即可以大白。这种“揭发”人应当受到惩罚。
    林则徐还说:“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不股栗!”
    “林则徐的这些话,绝不是夸张。应当好好地想一想。”在召见军机大臣的席上,一谈到鸦片问题,几乎是皇帝一个人在表演。
    “陛下说的是。”穆彰阿不得不这么回答。
    “快把林则徐叫到北京来。关于鸦片问题,朕想让他全权处理。”
    “是。臣立刻命令吏部派特使去武昌请林总督。”王鼎回道,他感到皇帝的话很合自己的心意。他跪在地上,抬起头来,狠狠地瞪了穆彰阿一眼。王鼎早就知道穆彰阿反对林则徐。这位爽直的军机大臣并不想隐藏他对穆彰阿的幸灾乐祸的心情。
    穆彰阿的脸色更加阴沉了。
    这一天,直隶总督琦善来访穆彰阿。琦善是一等侯爵,正黄旗人。
    直隶即现在的河北省。但直隶总督除管河北省外,还兼管河南、山东两省。直隶总督负责皇城附近一带的统治,所以在所有的总督中名列第一,往往由最有实力的人来担任。后来的曾国藩、李鸿章都担任过直隶总督。
    穆彰阿和琦善关系密切。琦善因服丧停职三个月时,他的职务曾由穆彰阿代理。他们是同忧之士。
    “糟啦!”穆彰阿跟琦善说,“关于鸦片问题,皇上打算全权委托林则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