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205)

2025-10-09 评论

    林九思不是中国人,是日本的漂流民,而且跟教会有关系,当然同样受到信任。
    “清国的军队已开进前山。人数是二百。”为了进一步巩固义律对他的信任,谊谭经常报告清军方面的动态。
    前山是与澳门毗连的一个乡间小镇,葡萄牙人称它为“卡萨布兰卡”。那里有一个小城寨。军队开进那里,起着把匕首放在澳门咽喉上的作用。
    义律日夜盼望的窝拉疑号军舰,终于在英国人全部撤退后的第四天出现在澳门的海面上。
    真正的军舰终于到来了。它和甘米力治号可不一样。舰长是斯密士大校。他是老练的军人,当然比海盗道格拉斯值得信赖。义律感到好像得到了千百万援军。
    九月一日,义律依仗这艘窝拉疑号的威力,向葡萄牙的澳门总督建议说:“如果同意英国人返回澳门,我们可以负起保卫澳门的责任。”
    澳门总督说了“许多遗憾之辞”,婉言拒绝了义律的建议。
    原因很简单。——前面已经说过,由于葡萄牙人在澳门有特殊居住权,他们不愿引起争端;另外,如果接受英国人的建议,澳门本身也有被英国夺走的危险。
    九月三日,林则徐来到澳门。葡萄牙的澳门总督用仪仗队出迎。
    林则徐赠给总督色绫、折扇、茶叶、冰砂糖等;并用牛肉、羊肉、面包和四百枚洋银犒赏了葡萄牙士兵。这是对他们谨遵天朝命令、驱逐英夷的褒奖。
    2
    “夷人好治宅。”——林则徐在进入澳门那天的日记上这么写道。可见他对葡萄牙人的“重楼叠屋”的住宅很感兴趣,但对他们的服装则作了严厉的批评。
    葡萄牙的男人穿的是紧身的衣服。当时中国绅士的服装是“宽衣”。这种不适合劳动的服装正是绅士的象征。穿上这种宽大的衣服,不便于做出粗野的行动,更不能打架斗殴。
    而葡萄牙人却穿着裹在腿上的细筒裤和束在身上的西服背心。这是既能跑又能跳的匹夫野人的服装。
    林则徐讥讽地在日记上写道:“如演剧扮作狐兔等兽之形。”意思是说,夷人的衣服就好像是扮演滑稽的狐狸所着的服装。
    从“朝廷”、“朝政”等这些词中可以了解,当时的政治活动是在早晨进行的,中国的官吏起床特别早。
    这天林则徐上午五点刚过就从前山出发去澳门,上午九点多就踏上了归途。
    午饭是回到前山吃的,下午三点到达距前山北面二十多公里的雍陌,在这里遇上暴雨,和两广总督邓廷桢一起宿于郑氏祠。
    碰巧遇上从广州去澳门的海关监督,晚饭是三人在一起吃的。予厚庵去澳门的目的,据说是视察海关的澳门派出机构。
    “贸易不能正常化,关税收入日益减少。这可是一个棘手问题啊!”在吃饭间,予厚庵谈出了这样的话。
    “不过,为了永久禁除鸦片,这不过是大问题中的一个小问题。我们暂且忍耐一下吧。”林则徐这么说。但他突然感到奇怪,心里想:“这是很简单明了的事,厚庵应当完全理解。可是他为什么现在又说出这样的话呢?”
    林则徐虽努力了解外国的情况,但他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中华思想和蔑视外夷的观点。他在澳门看到葡萄牙人的情况,就得出“真夷俗也”这样一个轻蔑的结论。由此也可看出他的思想。英国人把贸易视如性命,但天朝并不把每年区区几十万两的关税收入当作回事。——他还没有改变这样的想法。
    “时局是这样,北京不会因为关税收入减少而责备你。”邓廷桢从旁安慰予厚庵说。
    “问题不仅是关税啊。”予厚庵结结巴巴地说,“公行和茶商的买卖不振,茶场的工人和搬运的伕子一旦失业,民力的损伤就会扩大。”
    林则徐更加感到奇怪了。厚庵最近的态度与以前不一样了,叫人难以理解。在筹措军费上使人感到他在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是什么人——反战或希望维持现状的什么人——影响了眼前的厚庵。就近处来说,这些人可能是公行的商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