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贝父子(424)

2025-10-09 评论

    在那里躺着的只是一个曾经被雨打过的凡人的遗体和那曾经在冬风中飘动过的头发——

    座落在那条长长的、沉闷无趣的街道中的那座宏伟的公馆,曾经是弗洛伦斯度过童年与孤独生活的地方,如今又发生了变化。它依旧是一座宏伟的公馆,经得起风吹雨打;屋顶没有裂缝,窗子没有损坏,墙壁没有坍塌,可是它却是个废墟了,耗子从里面飞快地跑出来。
    托林森先生和其他仆人最初对他们所听到的那些传说纷纭的谣言难以置信。厨娘说,谢天谢地,我们主人的名誉不是那么容易损害的;托林森先生料想还会听到英格兰银行将要倒闭或保存在伦敦塔中的宝石将要变卖的消息。可是随后不久《公报》①寄到了,珀奇先生也来了;珀奇先生把珀奇太太一道带来,在厨房里谈论这件事情,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①公报(Gazette):指英国政府1966年以后出版的公报,上面登载政府文告、官员的任命与调动、法律事务以及宣布破产等消息。
    当这桩事情已经没有任何疑问的时候,托林森先生主要担心的是这次破产准是一笔巨大的金额——不少于十万镑。珀奇先生本人认为十万镑未必就能抵偿债务。以珀奇太太和厨娘为首的妇女们不时重复地说道,“十万镑,”,“十万镑”,那种得意的神气,真仿佛说出这几个字就跟手里拿到这些钱一样似的;注意着托林森先生的女仆但愿她能有这笔钱的百分之一,那样她就可以把它赠给她的意中人了;托林森依旧对过去所受的委屈耿耿于怀,就发表意见说,一位外国人有了这么多钱,除非把它花在连鬓胡子上,否则真不知道该拿它怎么办;这几句尖酸刻薄的挖苦话把女仆说得眼泪汪汪地离开了。
    不过她出去没多久;因为厨娘素有心地特别善良的名声,她说,托林森,他们现在无论如何,都必须好好相处,相互支持才好,因为现在很难说,他们有多快就要分手了。厨娘说,他们在这座公馆里曾经见过一次丧葬、一次结婚,一次私奔;不要让人说他们像现在这种时刻还不能和睦相处。珀奇太太听了这番感人肺腑的话,深受感动,当众把厨娘称作天使。托林森先生回答厨娘说,他决不会妨碍这样善良的感情,而只会欢迎它;他说完就出去寻找女仆,不一会儿就挽着那位年轻姑娘的胳膊回来了;他告诉厨房里的人说,刚才关于外国人的话他只是说着开开玩笑而已;他与安妮已决定今后同甘共苦,在牛津市场里开设一个蔬菜水果店,兼卖药草和水蛭;他特别请求在场的各位多多光顾。这一宣布受到了热烈的欢呼;珀奇太太的心灵飞到了未来,在厨娘的耳朵旁一本正经地低声说道,“让他们多生几个女孩子!”。
    这个家庭每发生一桩不幸的事件,在地下室里总少不了要大吃大喝一番。因此厨娘为这顿晚饭匆忙准备了一两盘热菜,托林森先生也调制了一个龙虾色拉来招待大家。甚至皮普钦太太-也由于发生了这个事件,心情激动,摇了铃,吩咐厨房里的人,把剩下的一小块小羊胰脏热一热,给她当晚饭,并和四分之一杯加上糖和香料,并将烫热的雪利酒(加上糖和香料)一起放在托盘里一起端给她;因为她的情绪坏透了。
    他们也稍稍谈到了董贝先生,但是谈得很少。大家主要是猜测他多久以前就已知道将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厨娘机灵地说道,“啊,他老早就知道了。哎呀!这一点您是可以发誓的!”大家请珀奇先生发表意见,他对她的看法表示赞同。有人说,不知道董贝先生将怎么办,他会不会出走。托林森先生认为不会,照他看来,董贝先生可以到那些为上流社会人士开设的救济院去寻求庇护。“啊,您知道,他在那里将会有他自己的小菜园,”厨娘悲叹地说道,“春天可以栽种香豌豆。”
    “完全不错,”托林森先生说,“还可以当个什么会的会友。”
    “我们全都是会友,”珀奇太太停止喝酒,说道。“姐妹们除外,”珀奇先生说道。“伟大的人物是怎样垮台的啊,”厨娘说道。
    “高傲一定是要垮台的。过去一直是这样,将来也会这样!”女仆说道。
    当他们发表这些意见的时候,他们感到他们自己是多么善良;当他们听天由命地忍受着这共同的冲击时又表现出基督徒何等同心同德的精神,这是令人惊奇的。这种极好的心情只有一次被打乱了,那是一位年轻的、身份低下的、穿黑长袜的帮厨女工引起的;她张着嘴坐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出乎意料地从嘴里说出了大意是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他不发工资的话!”一时间这群人哑口无言地坐着,但厨娘首先恢复过来,她转过身子对着那位女人,想要知道,她怎么敢用这样一种无情无义的猜疑来侮辱这个她靠它吃饭的家庭,是不是她认为,任何一位还留有一点点道义的人居然能把他们可怜的仆人的菲薄的收入都剥夺掉吗?“因为,如果那是您的宗教感情的话,玛丽-道斯,”厨娘激昂地说道,“我不知道您打算走向哪里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查尔斯·狄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