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药(108)

2025-10-09 评论

  西莉亚一面告诫自己切莫沾沾自喜,一面欣慰地想到,职业妇女照样可能有发展均衡、成绩明显的儿女。
  当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温妮和汉克·马奇两人,他们过去和现在一直高高兴兴地把这个家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庆祝温妮来家干活十五周年的日子(这天正巧是温妮三十四岁生日),倒是安德鲁想起温妮早已放弃的去澳大利亚的计划。他说,“澳大利亚人的损失,正是乔丹家的收获。”
  温妮性格开朗,只有一件事使她闷闷不乐:没有小孩。她非常盼望有个孩子。她私下对西莉亚吐露说,“我和汉克一直在努力。天知道,咱俩啥办法没试过?有时我什么劲儿都使了出来,可就是没用!”
  经西莉亚的催促,安德鲁给温妮和她丈夫做了生育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双方都正常。一天傍晚,厨房里只有安德鲁、温妮和西莉亚三人,安德鲁给温妮解说道,“这只是个时机问题,妇科医生会帮你解决的。另外也还有个运气问题。你们还得继续努力。”
  “咱俩是要努力的。”温妮说着就叹息了一声。“但我明儿再告诉汉克。
  我先要好好睡一晚。”
  九月里,西莉亚去加州出差。在萨克拉门托时,正巧有人谋刺福特总统,而她当时站的地方离福特不远。只是那试图行刺的女人无能,连手里的枪都用不来,才避免了又一场历史悲剧。西莉亚的这一经历吓得她够呛。过了不到三个星期,听说在旧金山又有第二次谋刺,也同样使她觉得可怕。
  在全家团聚欢庆感恩节那天,西莉亚向大家谈起这事时说,“有些天我在想,我们变成越来越多地使用暴力的国家了。”接着她来了句修辞疑问句:
  “暗杀这主意源出何处?”
  她本不指望有人回答,可是布鲁斯提供了答案。
  “妈妈,我真没有料到,你是干医药这一行的,怎么不知道在历史上此事与麻醉药有关?‘暗杀’一词即麻醉药之意。它起源于阿拉伯文的hashishi(hashishi是焙干的大麻之意。英语中“暗杀”(assassin)一词由之而来。译者注),也就是‘吃大麻叶的人’。十一世纪到十三世纪,有个叫尼扎里·伊斯麦里斯的伊斯兰教派,他们搞宗教的恐怖活动时就吃大麻。”
  西莉亚有点气恼地说,“要说我不知道,那是因为我只知道大麻不是用来做药的。”
  布鲁斯从容不迫地回答,“做过药的,而且也不是在很久以前。精神病医生曾用它治过记忆缺失症,只是疗效不好才停止使用。”
  “知道得比我这医生多!”安德鲁说。而莉萨这时既惊喜又敬佩地注视着弟弟。
  一九七六年一开始就带来令人愉快的插曲。乔丹夫妇一年前在霍索恩家里见过而且很喜欢的德怀特·古德史密斯,二月里与朱丽叶·霍索恩结婚。
  德怀特刚从哈佛的法学院毕业,就要去纽约开始工作,并将和朱丽叶在那里定居。
  婚礼豪华热闹,包括乔丹夫妇在内,宾客共有三百五十人。莉莲·霍索恩对西莉亚讲,“这毕竟是我作为新娘母亲参加的唯一的一次婚礼——至少我希望只这一次。”
  早些时候,莉莲曾向西莉亚吐露,朱丽叶才二十岁,年纪轻轻刚上两年大学就辍学结婚,感到有点担心。但在举行婚礼那天,萨姆和莉莲看来喜气洋洋,非常高兴,原先那种担心显然已搁置一边——西莉亚寻思,这颇有理由。看着这对既聪明能干又谦虚真诚的新婚夫妇,西莉亚印象很好,相信他们的婚姻一定美满。
  这年五月,《南北美洲用麻醉药的问题》一书问世。西莉亚对该书特别感兴趣。
  这是一本吸引广大读者的书。它列举了好多事例,指出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制药公司的可耻行径:在拉丁美洲销售处方药时,故意不标出对有害副作用的警告——发达国家有法律规定必须标出此种警告。书中描述的实例,都是西莉亚过去搞国外销售时亲自观察到的、而且还在费尔丁-罗思里提过意见。
  该书与其他这类书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对制药业不作例行的刻薄攻击,而是以学者风度来彻底探讨问题。作者米尔顿·西尔弗曼博士是药物学家,旧金山加州大学的教授。他不久前还在国会一个委员会上向恭听者作过证。在西莉亚看来,该书的出版是又一次警告:制药业不仅应履行法律上的义务,还应履行道德上的义务。
  这书她买了六七本,分送给公司的领导,他们的反应同她估计的一样,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萨姆的看法,他潦草地写了个便条: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瑟·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