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房直子的短篇,都写得极其用心、极其精美,犹如一首首空灵隽永的短歌,难怪有作家评论说,安房直子的作品细致得如同刺绣一般,就连针痕的形状都与这个人是那般地吻合。这形容的确是恰如其分,这也与我读安房直子时的感受不谋而合——我都禁不住要怀疑了,如果安房直子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翩翩精灵,又怎么耐得住寂寞写出这样纤细的作品来呢?
她的作品不仅短,而且还总是弥漫出一种静静的感觉。
像和风、像禅雨……
这或许是她的性格使然吧?
安房直子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女人,她一生淡泊,深居简出,甚至拒绝出门旅行。她在自笔写的一份年谱中,曾经写到1972年她29岁时,在长野县东边的轻井泽盖了一座山间小屋,以后每年的夏天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只有这样的心静如水的女人,才写得出那样一尘不染的作品吧!
安房直子幻想小说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她将现实沉入到了幻想的底层,从而最大限度地模糊了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境界线。她说自己喜欢格林童话,她读的第一本书就是格林童话,从小学一直读到初中,而且成为了作家之后还在一遍一遍地读,怎么读都有新的感觉。她说也许说不定,我心中的那片童话森林,就是过去读过的格林童话集中的那片黑暗的大森林的断片。她还说她受格林童话的影响太大了,喜欢写不走运的主人公得到拥有超自然之力的东西帮助的式样,如果不是格林童话或民间童话的形式,就写不出来了。
安房直子追求的是一个唯美的世界,她的文体调和而安定,但在甘美的幻想中却飘荡着一种淡淡的哀伤。
这种哀伤又是从何而来呢?有人说是与生俱来,也有人说因为安房直子是一个养女……
不管怎么说,她总是从一个温柔女性的视点出发,把这种淡淡的哀伤融入到自己那凄美、空灵梦幻般的文字当中,写出一个个单纯得近乎透明但却又让人感受生命的疼痛与诗意的故事。
孤独、死、温情、爱以及缱绻的怀念,都是安房直子作品中最常见的主题。
安房直子作品的思想及寓意是深刻的,它们不仅描绘出现实以上的人生,而且让我们窥见了人生的深渊。西本鸡介就指出:“虽然是甘美的幻想放事,但却与伤感的星堇派童话(指日本明治时代歌咏爱情的浪漫派)及逃避现实的民间童话有着本质区别。幻想的世界没有停止在憧憬中,而是以深刻而敏锐的洞察力,探讨了人究竟是什么的哲学命题。看上去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架空故事,却不是荒唐的谎言而是象征着真实的人生。因此连大人也无法不唤起共感。”
安房直子——灵异的化身
喜欢安房直子,所以觉得应该为她写点什么。
对于安房直子,我想说的话太多了。我不知道这世界是如果孕育出这么一个灵物,太神奇了。
安房直子说,她的心中有一片童话的森林。
安房直子笔下的世界,是一个美好的世界。纯洁,晶莹,神奇。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爱与美的化身。远离喧嚣,一尘不染。在她的童话里,没有丑陋狰狞的面目,没有贪图利禄的小人,有的只有爱,无穷无尽的爱。
她的童话最神奇之处在于你无法找到现实和梦幻的界限,很自然地融入她的世界中。虽然知道那是一场虚无飘渺,虽然知道那只是一个理想的国度,但就是这样不自然地踏了进去,然后,掉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深渊。
从来不知道,一头熊可以深刻地爱着一个人,一只白色的鹦鹉可以带你去见已经去世的亲人,有本领的一生可以把误入耳中的秘密取出,一只年老的海龟可以把自己剩余的时间分给一个村子里的所有人,在小狐狸染了色的手指间可以看见梦里的他,连跳绳跳到一百下都可以走进一个美丽的夕阳国度……
安房直子的童话中,很多涉及到了死亡。安房直子笔下的死亡,,丝毫不给人绝望和恐怖之感,相反,聆听着她笔下生与死的对话,品味到的总是生的希望和对未来的向往。死亡在她的笔下从来不会出现激烈决绝的场景,而总是以樱花飘逝般静美的方式呈示着感动。
太多的虚幻,太多的梦,太多的感触。
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经历可以使她写出这样哀婉忧伤,又带有无限希望的文字。
有人说,她的童话带有格林风味。而我不这样认为。格林童话是属于孩子的,而安房直子,是属于她自己的。格林是在“写”童话,而安房直子是在“演绎”童话。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安房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