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屯主闻言立时身躬身说道:“是!是!夫人您放心,"属下必会好好招待陶总堂主及所属!”
金屯主话落立时躬请陶总堂主至楼下客堂中用膳,而银甲令主宁慧珠及玄武宿主黄彦明、天队大队长武大柱,宇队大队长唐天宝,皆已在堂内相候。
于是六人边用膳边聊,并将关外的战况概略的说明,并商议如何行事。
原来在春秋战国之时燕国大将便已在广阔的燕北长城,自道阳至襄平间置有数郡拒胡,因此已有百姓在广阔的辽境期待居。
而后秦皇一统天下更将长城连贯延伸,并已深入安州、平壤(今之朝鲜境内),历经各朝长城皆有增改,但历朝至辽东的百姓已然不少,且逐渐聚居为村镇,更有各朝军将就地落户。
在辽东郡辽西郡的汉民,大多是收售白山野参或善类毛皮转贩中原,而后为了抗拒契丹强人的掳掠欺凌,便逐渐聚合以黄土砌墙为屯自卫。
时至唐时辽西郡(疗河之西)尚有部分为大唐疆域,但辽东郡及大半辽西郡已入契丹之手,疆境内的屯民尚有驻军可保护,但疆境边缘或疆外的诸屯便时遭契丹强人侵犯,因此便要靠自身武力自保了。
可是区区一个土屯,最大的也只能算是中原的一个镇邑,小的则有如一个小村,人数又有多少?又如何能抗拒不知何时,将遭契丹番子围攻的危境,纵然尚有唐军或其它屯民想支援,但远水救不了近火无法使小屯居民安居。
因此,有些小屯为了生存,也只好逐渐与契丹番子交好通婚能在夹缝中残存。
但不论关外屯民生活有多苦,却也一年年的熬了下来,直到原是棒棰头(结夥入山采参的头儿)出身的古元颜长走各屯,将各屯一一结盟相互扶助抗拒契丹强人的欺凌,果然使得势力大增抗拒契丹强人也有成果,因此使各屯屯主欣喜。且支持的加盟创立了云燕帮。
自从云燕帮创立后,果然势力逐渐增强,且有武力的增进,使契丹强人屡遭击溃后,才不敢再任意欺凌掳掠汉人了。
数十年一晃而过,云燕帮传至古耶颜手中时,势力也在关内扩增,并在幽州设立帮堂,以独家贩售上等白山野参及各种毛皮、奇珍的利润,也已将帮势扩展上万之众,并在关外各屯皆驻有数百不等的帮徒,维护各屯的安危及营生。
但帮势愈强,也愈能主导各类营生的盛衰价格,当然也因此与契丹人争执愈多,也加深了双方间的仇恨。
仇恨愈多争执也愈多,且愈来愈激烈,而隐伏了契丹与汉人间的争战。
终于在半年前的一次争执且拼斗后,虽然契丹强人败溃而逃,但已使种族的仇恨及利益的争纷全然暴发,开始有数目不等的契丹强人频频攻击各屯。
云燕帮主古耶颜为此立时由关内帮徒调派各驻各屯,皆能一一击溃侵犯的契丹强人。
但是三个月前,原本常在各屯走动的契丹入境一一不见,此等情况却未曾使各屯有所警惕。
就在一日清晨,突然有上万契丹强人,同时分攻十七个土屯,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拚斗。
据传讯中所指,契丹强人大举分攻各屯,便是要肃清云燕帮的势力,方能控制诸屯成为契丹人的利益来源,因此在辽河以东的山区及西面的广阔草原,散布各处的二十四屯竟皆被突如其来的契丹强人围攻,经过了一场伤烈的激战后已有十一屯被攻陷沦入契丹强人之手。
云燕帮得此震惊消息后,立由关内调集了六千所属赶往各屯,但期间又被契丹人攻陷四屯,于是声明驻所余九屯,抗拒契丹强人的攻势,而稳住了九屯的安危。
历经了月余的激战,契丹强人虽不时聚众围攻某屯,但皆被屯内的帮众峙墙为屏挡住,而且时时出屯追击小股契丹强人,如此的激战皆使双方伤亡累累互有胜负。
如此的激战伤亡自是引起潘阳护都府的注意,但唐军碍于在契丹境内的杀伐却无法出兵保护诸屯,只能劝诸屯百姓撤离,但不为诸屯百姓及云燕帮接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