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义楼前的宽广演武场中,此时有三百名之青少年男女,正三五成群,手执木刀相互套招习练,或是各举心得同伴研习。
在楼内则不时的传出稚儿、稚女的清脆朗读声,使寨中幼童不再如同以往的爹娘伯叔一般,大字不识几个,并且也能自幼便坐习内功奠定基础。
半年多前的一场悲痛激战,使三十余位使者阵,亡,虽然家属并无责怪,也曾获得厚金的士恤,但那种痛失儿女、兄弟姐妹的沉痛悲情,却是难以磨灭的,但也由此更加重了寨中青少年男女勤练武功的心意,并且时时以此为鉴,告诫尚未曾名列使者的弟妹及子侄。
身受多处重创,虽无性命之危的陶震岳,行动不便静卧养伤的期间,寨中之事虽无须操烦,但每日思绪紊乱的回思力战而亡的使者,认为实非他等有何大意,错失而命丧,全是因内功基础不稳,以及缺少熟练顺畅的有效杀敌招式,以致遭众敌围攻时,未能尽速削减敌方实力,而导致耗费真气力疲而亡。
如果能再增进内功真气,以及有以寡敌众的好阵势,及凌厉有效招出得功的招式,方能保存实力及削减敌方实力,以达以少胜多的战果。
有了如此想法后,首要之事,便是请娇妻严加督促众使者,勤修内功每日不少三个时辰,另外请娇妻将一些武功秘笈取来,放置床畔可随手取阅。
而后便每日详阅细思,逐一择取凌厉招式一一记录,然后再将身法及出手部位相近的招式,分类注明其优劣之处,再去芜存菁,融汇为一或略加修改,成为一出手便是致敌要害立分生死的凌厉招式。
费时两个多月后,终于汇创出九招刀招,并交由娇妻试演,观看施展时有何不妥或窒碍难畅之处,再逐一修正令其顺畅。
九招初定后,再依每招的起手及出招后的方位,加以排列连贯成七招连贯的刀法,并且定名为七绝刀法。
至于另两招,则因一招是以地膛刀为基贴地上撩的招式,另一招则是以凌云刀为基凌空下劈的招式,皆与其他七招无法贯连,只能单独施展,因此各自取名为天龙刀、地虎刀,合并称为天地双刀。
至于阵势之学,并非常人便能熟用,陶震岳对阵法也是一知半解无能深研,不过也别出心裁的构思出人人皆懂,且最简易的两人背峙双刀阵,三人互峙的三角阵,四人相峙的四方阵,五人互峙的梅花阵。
另外在阵心内尚可维护伤者,或是在阵心留用应变之人随时接应换手,使同伴有疲累休歇的机会而能保存实力。
说是阵法其实是简单常见,互峙互依的刀阵,只须熟悉攻守进退,换形走位,变换顺畅便可,最主要的还在攻敌的招式。
七绝刀法及天地双刀虽只九招,但却是每招皆含有可攻敌二至三处要害的变化,只要对手有一处要害未曾严守,便将趁隙而入而能得功,除非敌手功力高深异常,且招式玄奥严密,少有破绽可趁,那只有退身自保或者与同伴结阵互峙了。
还有便是九招刀法皆须单独习练,每一招皆须习练得施展顺畅熟练,方可习练下一招,以免出招无功,反遭对手有可乘之机而伤及自身。
众使者得大令主再传新刀法,自是欣喜无比的依言循序习练,且相互提出心得研讨习练,故而进境甚速。
而陶震岳也在娇妻宁慧珠的细心照顾下逐渐康复,并且也开始忍着尚未完全康复的筋骨疼痛趺坐行功,一来恢复经络血脉的顺畅遁行,二来也可增进功力。
宁慧珠自从惨痛的一场激战后,似乎也已了解自己的微浅无知,不知天高地厚的四处惹祸,若非夫君紧急赶至,且以性命狠拚拖住对方高手,而容自己及众使者有了喘息反攻之机,否则必将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虽然侥幸得生,但夫君却因以身涉险,力除众敌,以致身受数处重伤,自惭自愧自悲自愤中却只对飞虎帮有了更深的仇恨,芳心中潜伏着再欲出寨寻飞虎帮报仇雪恨之心。
徵得夫君的同意,并在众教习的协助下,在寨中举行了一场武试,除了众教习平日原有的使者增添至每队四十名,加上正副队长共四十三名,六队共计两百五十八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