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青霜(32)

2025-10-09 评论


    如嘱服药毕,一切如窗外所述,这一个多时辰活罪,痛苦不堪。

    史怡仙在照料他,也不知药力如何,悬着心儿,心房噗噗在跳,这痛苦,也非笔墨所能形容。

    余再添体内寒火交战,严守心脉,渐渐地寒退热除,见史怡仙半跪床前,似在啜泣,也不禁泪下。

    第二天一整天没出房门一步,早膳后余再添躺在床上问:“怡仙姊!我不该问的,但又忍不住,那位前辈救我助不止一次,要我严防青锋会,人家关顾我绝无诈语,我不明白,何以青锋会要计算我?”

    “我很少过问会中事,机密事更难预闻,我还是这么说,青锋会决对正派,借你剑用也必有原故,世间事很难须测,他助你救你是否另有用心?原因又为何?同样的是个不解之谜。

    “救人助人,大半是一种巧合,据你所述,这怪人自雁荡替你解围后,等于说寸步不离,我们的情形,他可能全盘了解。

    “客观说,他除仗义或对自已有切身利害外,这种救助方式,一已超出常情,我不敢向好处想!

    “另一想,那就是青锋会确要计算作,这计算之人,也就是我义母了,我怎么也想不出她老人家与你有什么瓜葛。

    “这件事,我回孤云山后,必设法深个水落石出,我看你对青锋会有先入之见,江湖多诈,要理智点。

    “看来前途无多附难,我也急于归去,添弟!相见不知何时,万一,你与本会真的有什么不解不结,这后果……”

    “但望他们单为宝剑,仙姊!余再添能偿心愿,我愿奉剑孤云山,那就……”

    “别转穷心思啦!以后再说罢!”

    一更、二鼓、三声锣,已是时交子夜,史怡仙心绪如丝,剪不断,理还乱,对余再添道:“马儿早已备好,我真的要走了!”

    “我也要连夜赶一程!”

    两人出店,三岔道口,又站住了,余再添要北入皖,史怡仙要西向川。万绪千头,不知从何说起,临歧无一语,当事人心情是繁复的。

    “怡仙姊!暂时别离,总有相见之日,我走了,你多珍重……”

    他不能再说什么,并且,还要避免地说什么,他已对秦玉娥发过警。

    史怡仙陡地-声轻笑:“好!总有相见之日,我永远等着你!”

    她那么坚强人儿,也声带哽咽,不愿当余再添面前拭泪,一带马缰,吧的一声,扬鞭而去,秋风里,荡漾着凄凉笑声。

    余再添浸沉在这哀怨气氛里,又是一声太息,眺望史怡仙玲珑娇躯,慢慢地没入沉沉黑夜中。

    他似失了群的孤雁,凄迷、旁惶,独个儿扑向蟠龙峰。

    黄山七十二峰,峰峰高技,处的滴翠,蟠龙峰位于黄山群峰东北偶,远处看,夭娇如龙,势欲飞舞。

    头在北,龙首下长着两株古松,如龙须,蟠龙之名,因形势而生。

    三秋季节,枫红似火,野菊盛开,苍松修竹,在秋风里摇曳,更见劲节。

    余再添循山道而上,山坡上一所庙宇,阵现眼前,庙门横匾,“松观”二字,异常苍劲,庙不大,构造得却甚气派。

    庙后有阁,高三层,又因地势关系,矗立半空,台阶隐现,又是傍晚时分,红日西沉,云霞皆赤。

    加上那满山枫叶,红艳壮丽,楼阁似在缥缈云中,端地福地灵山,不与凡同!

    观门半掩,不见人踪,余再添进得观来,一个玄门羽士,迎面走来,单打稽首问:“施主何来?”

    “来自雁荡,求见松筠道长!”

    “贵姓?”

    “余再添!光严讳处。”

    “啊!施主远来辛劳,请稍坐,这就通报观主出迎。”

    道人匆匆进入,不多久,走出个须眉皆白的老道,少说也在七旬以上,手扶竹杖,状至苍老,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诸葛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