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隐(110)

2025-10-09 评论

  “你说。”

  “我要考罗便丞……天然,你知道也不许说,”马姬已经自己笑了,“这是给又懂英文又懂中文,又跟得上时髦的人猜的……”

  “好极了,”罗便丞一拍胸膛,“那就是我……你说。”

  “‘刘备做知县’,打个流行名词。”

  罗便丞左想右想,一脸傻相。

  李天然也想不出,“你就揭了底吧。”

  “罗便丞,”马姬走了过来,“刘备是谁,你知道吧?”

  “三国时代的英雄。”

  “很好,那知县呢?”

  “知县?是个官吧?”

  “是个官,也叫县令……记住这个令字。”

  罗便丞瞄着天然。天然摇头苦笑,“别看我,是在考你。”

  马姬用围裙擦着手,冲着罗便丞,“刘备身上有什么特征?”

  他想了想,摇了摇头。

  “老师没教你?……两耳垂肩……明白这个意思吗?”

  “耳朵很长。”

  “对,所以……‘刘备做知县’,谜底是……我说是打个流行名词,所以谜底是‘大耳令’……大耳朵县令。”

  罗便丞还是那幅傻相,“很好,大耳朵县令,大耳令……笑话在哪里?”

  李天然这才明白了,用肘一顶罗便丞,“笨蛋!这是马姬在叫你!”

  “叫我?”

  李天然发现马姬在那儿偷笑,也不言语,在等他解释,也知道座上几个人,只有他能解释,就慢慢开始,“中国现在讲究用外国名词,像什么哈罗、密斯、密斯脱、摩登……还有什么咔叽、法兰绒、阴丹士林,这些你知道?好!‘大耳令’是另外一个……你连着,快点儿念念看——大耳令,大耳令,darling!”

  罗便丞大声叫了起来,“耶稣基督!这叫我怎么猜得出来!”

  就他们三个在大笑。德玖,徐太太,巧红,都莫名其妙。

  “好,天然,”马姬坐了下来,一脸鬼笑,掏出了口红,“该你跟关大娘说了。”李天然心里非常舒服地尴尬着,瞪了马姬一眼。师叔,徐太太都在场,“改天慢慢解释吧……不容易说清楚。”

  “还有谁有?”罗便丞又问。

  “我有一个……”半天没说话的德玖,也兴致来了,“可要懂点儿戏才能猜。”

  “您说。”

  “‘冬夏求偶’……射戏目。”

  罗便丞当然傻眼。徐太太和天然也想不出。结果是马姬和巧红同时出口,“‘春秋配’!”

  “好!”德玖捋着下巴上的胡子。

  马姬高兴地回身一搂巧红。巧红也高兴地握着马姬的手说,“我也有一个,不知道算不算灯谜,反正是个字谜就是了……射一字……‘画的圆,写的方,冷的时候短,热的时候长’。”

  “我知道!”徐太太在炉子那边儿炸着元宵,叫了起来。

  “那不算,我跟您说过。”巧红抗议。

  “是个‘日’字。”徐太太还是说了。

  马姬转头咬着耳朵解释给罗便丞。李天然注意到这小子听着,听着,脸上露出了一副坏相。马姬死盯了他一下才收了起来。

  巧红给换了盘筷,上了元宵。德玖说他有个笑话。大伙儿吃着,吹着刚炸出来的元宵,催他说。

  “吃元宵,给你们说个损袁世凯的元宵故事……”德玖像说书的似的,慢慢开始,“‘元宵’二字,念起来像‘袁消’……天然,跟罗先生说……”

  天然解释了一下。

  “音同字不同……马姑娘,这回你来……”

  马姬说了说。

  “他非常忌讳,就上奏老佛爷……马姑娘,再跟罗先生说说,老佛爷是谁……好,袁世凯上奏老佛爷,请求把‘元宵节’改成‘灯节’,还要把‘元宵’改叫‘汤圆’……”

  德玖打住,等天然和马姬轮流解释给罗便丞听。

  “所以北京有那么几年,不许说‘元宵’,只许说‘汤圆’……连咱们现在吃的这种炸的,也得叫‘汤圆’……”

  徐太太、巧红、马姬都在笑,只好由天然负责翻译。

  “结果怎么着?”德玖又打住,等大伙儿问。

  “结果怎么着?”大伙儿一块儿问。只有罗便丞呆呆傻傻地坐在那儿。

  “各位问结果怎么着?……有诗为证……”他又打住了。

  “好,有诗为证。您说。”马姬忍不住了。

  “有诗为证:‘八十三天终一梦,元宵毕竟是袁消’。”

  轰地一声全笑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