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隐(135)

2025-10-09 评论

  “就说要打了……”她突然眼睛一亮,“哥哥才赶得正好,月底毕业,马上就派得上用场。”

  李天然觉得这也真够讽刺。一个大少爷,半年训练就能上场,而浑身武艺的他,此时此刻,反而全无用武之地。他也就只能跟蓝兰说,有什么事,随时找他。

  吃了片西瓜,他就离开了。

  巧红正在屋沿下头生火。老奶奶坐在板凳上剥豆芽。他假装问了声大褂儿好了没有。

  老奶奶可等不及了,“我天没亮就听见了,还说我耳背?起来跟关大娘徐太太说是大炮,她们还不信。”

  “您不怕?”

  “我怕什么?七老八十了……庚子那年,八国联军进来,我都没怕。”老奶奶说着说着自个儿笑了。“如今还怕个小日本儿?”

  巧红带他上了西屋,一进门就拉了他的手,“有事儿?”

  “没事……就想跟你说,街上的人有点儿慌,晚上戒严。”

  “听说了……”她靠着案桌,“我倒有话……东娘丫头来过一趟,说新做的旗袍儿给弄脏了,叫我再缝一件儿。”

  “没提那天晚上?”

  “提了,说半夜房上来了刺客……”

  “他们怎么说?”

  “猜是冲着日本人来的。”

  “就这些?”

  “就这些……我没敢多问。”

  李天然摸着她的手,“少出门儿,买菜找个伴儿……这种时候,不三不四的人,最容易闹事儿……”

  他也很少上街,也就是去九条坐一会儿,应个卯。他也知道,这种时候,还出什么给少奶奶姨太太看的画报。

  一连几天都出号外。没有,徐太太也想法儿给他弄张报。她不认得几个字,等李天然看了,再来打听,回去再说给老奶奶关大娘。

  没几件好消息。九号刚谈好双方撤兵,下午日本军队就又开炮了。

  宛平和卢沟桥,李天然小时候去过不少回。报上提到附近几处打得很厉害的地方,像什么龙王庙、大瓦窑、沙岗,他都还有点印象。

  只是一大堆守军将领的名字,除了军长宋哲元,师长冯治安几个大头之外,连副军长佟麟阁,都是这次打起来才在报上看到的。那就别说其他人了,像一一零旅旅长何基沣,二一九团吉星文,第三营营长金振中。

  日本名字更要命。只有华北驻屯军司令田代皖一郎经常上报。可是下面的,什么河边旅团,什么第一联队长牟田口,第三大队长一木清直,第八中队长清水节郎……看了也忘了。

  说是打起来了,可是这几天城里倒还平静。北平人也真沉得住气。大清早儿还是有人遛鸟儿,茶馆儿大酒缸,全是人。白胡子老头儿,在街上走起来,还是迈着方步。

  是报上一个接一个的消息,把人搞得不知所从。一会儿是二十九军大刀队收复了铁路桥和龙王庙,一会儿又是中日双方重新谈判。再看到说“中南海游泳池”关门,简直是好消息了。

  可是谈判归谈判,打还是在打。

  十一号礼拜天又有个号外,说田代病死天津,改由香月清司出任驻屯军司令。徐太太菜市场听来的更叫人心慌,说什么日本已经调了炮兵和骑兵到通州,又说有大批日本军队从东北开了过来。谁也不敢说都是谣言。十二号,南苑那边又打起来了,连永定门外都响了十几声大炮。

  他两天没出门,只打了几个电话。马大夫在医院,丽莎在东交民巷一个志愿工作队帮忙。找不到罗便丞。蓝兰在家等他爸爸电话。办公室没人。

  十六号那天,他上街走了走。真把他吓了一跳。闷热之外,全变了。

  东单、西单、西四一带,都是一条条战壕,架着麻袋。东交民巷四周也堆着沙包拒马。大路口上全是卫兵,背的长枪也全都上了刺刀。大街上军车不断。走路的脚步都快了点儿,没人逛街了。一个个店铺全都上了门窗。电线杆上,墙上,到处给贴上了标语口号:“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保卫卢沟桥”,“北平市民,坚决抗战”……还有一批批学生沿街募捐,“有钱出钱,没钱捐把牙刷儿也成。”

  他直到二十号晚上才见到马大夫,满脸倦容地靠在沙发上喝酒。丽莎在他身旁查看一个笔记本。

  半天,谁都无话可说。

  “丽莎和我没赶上甲午,也没赶上义和团……”马大夫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天然听,“可是赶上了辛亥革命,成立民国,赶上了袁世凯称帝,完后的军阀割据混战,赶上了孙中山去世,就在我们‘协和’,赶上了北伐,跟打到去年的内战,赶上了沈阳事变……看样子,现在又赶上了又一次中日战争……”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