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隐(137)

2025-10-09 评论

  胡同里头一阵汽车喇叭声。他没理会。接着大门铃又一阵响,才想到准是罗便丞。

  果然是他。白衬衫上给汗水浸湿了一大片,“有件急事,帮个忙,我中文不大行,”他三步两步拖着天然上了北屋,掏出来一张纸,“劳驾给翻成英文……你先看看。”

  李天然坐到书桌前,开了台灯。纸上满满一页潦草的毛笔字: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六日午后

  (昭和十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最后通牒

  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

  致

  冀察绥靖公署主任,

  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

  “怎么回事儿?”李天然抬头问。

  “你先看。”

  他接下去看。

  二十五日夜间,我军为保护廊坊通信所派士兵,曾遭贵军非法射击,以致两军发生冲突,实感遗憾。查此事发生之原因,实由于贵军对我军所订之协定,未能诚意履行,而缓和其挑战的态度。如果贵军有使事态不趋扩大之意,须将卢沟桥及八宝山附近配备之第三十七师,于二十七日正午以前撤至长辛店,并将北平城内之三十七师撤出城外,其在西宛之三十七师部队,亦须于二十八日正午以前,先从平汉铁路以北地带移至永定河以西之地,并陆续撤退至保定方面。如不实行,则认为贵军未具诚意,而不得不采取独自之行动以谋应付。因此,所有一切责任,并应由贵军负之。

  “哪儿来的?”李天然又抬头问。

  “你先翻。完了再说。”

  “可是……香月清司,英文叫什么?还有,”他垂头瞄了一眼,“最后通牒,绥靖公署……英文怎么说?”

  “这些名词你都别管,我们都有……你只管翻案文,一定要忠实,意思绝不能错。”

  李天然抽出一张白纸,拔出钢笔,动手翻译。案文还好,只请教了一两个字,像“独自之行动”。

  不到一小时,他把英文稿给了罗便丞,点了支烟,“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罗便丞早已经自己倒了杯酒,半躺在沙发上,“不是很清楚吗?最后通牒!不投降就死!”他喝了一大口酒,“最后通牒!耶稣基督!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看到的最后通牒!老天!”

  “怎么回事?”李天然有点忍不住了。

  可是罗便丞像是极度紧张过后的松弛。他又喝了一口,“你知不知道中文还有一个译法,叫什么‘哀的美敦书’。老天!也真妙!像是一对情侣吵架,断绝关系!”

  天然坐下来陪他喝,“你哪里得来的?”

  “铁狮子胡同,有我的人。”他挤了挤眼。

  “OK……那你怎么看?”

  “我怎么看?下午差点打进了广安门。所以你说我怎么看。我看七月七号的卢沟桥枪声,开始了第二次中日战争。”他一口干掉了酒,“我得赶回办公室发稿,过两天再谈……可是我告诉你,卢沟桥那边打得很惨……”他站了起来,“我们通讯社会付你钱,不过还是谢谢你……我们那位翻译给累垮了,进了医院……”他把稿子塞进了口袋,往屋外走,突然止步,“哦,对了,那位民间诗人又有了作品,”他掏出一张叠着的报纸,递给天然,“你慢慢看吧。”

  李天然送他出门上车,回到北屋,倒了杯酒,点了支烟,靠在沙发上,有点激动地打开了那张小报:

  古都侠隐(137)(之四)

  将近酒仙

  梁任公集宋人句,转赠“燕子李三”

  燕子归时,更能消几番风雨;

  夕阳无语,最可惜一片江山。

  他第二天照常开车搬运。可是内城外城才跑了一趟,就觉得情况不对。

  大街上全是军车。前门附近到处都是背着长枪的大兵。

  就连贝满操场上大帐篷里头堆的箱箱救济品,也不像前几天那样转手就送去了宛平、长辛店、南苑、西苑。还堆在那儿。问看守的怎么回事,那小子也不清楚,只说这两天没人来取。

  他开回“协和”找马大夫,等了一个钟头才见到。

  马大夫把他拖进办公室,关上了门,“唉……你回去吧。”他满脸倦容,一下倒在椅子上。

  李天然从来没见过马大夫这么丧气,“怎么了?”

  “宋哲元拒绝了香月的最后通牒……”马大夫开了抽屉,取出半瓶威士忌,“快了,就这一两天……”他开瓶倒酒。

  天然愣住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