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她在武林中的身份地位面言,理应甘心认败,不必再斗。但淳于琬却因别有苦衷,必须胜得此阵,只好带着满腹羞惭,凝神倾耳地静听“金手书生(11)”司空奇人在何处?准备继续发动攻击!
殿中寂静无声,但“碧目魔女”淳于琬却耳根发热,颊上红霞又起!
因为她虽未昕得任何声音,却已知道“金手书生(11)”司空奇人在何处了。
原来当她心神一静,百感俱灵,觉得左面冷冰冰,右面也冷冰冰的,唯独身后却似比较暖和一些,无甚寒意。
李商隐说得好,胸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点通。男女之间的事,委实往往不可言传,只可意会。如今“碧目魔女”淳于琬除了觉得身后较暖以外,并也隐隐约约地,似乎嗅得身后有一种足令自己神慵意懒的男性体香。
这点温和热力,及这点体性,均非实质,只是在虚幻飘渺间的一种意识感觉。
但“碧目魔女”淳于琬就凭这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识感觉,判断“金手书生(11)”司空奇正站在自己身后。
她银牙微咬,右臂一圈,身形电疾翻转。
判断对了,“金手书生(11)”司空奇果然是站在“碧目魔女”淳于琬的身后,静默无声,自我销魂地,领略从她身上幽幽散发出来的女儿香味。
淳于琬名列“武林四绝”,是第一流中第一流的人物,她这圈臂转身之举,自然捷如电掣。
但常言说得好:“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淳于琬虽然动作极快,司空奇却比她更快一点!
司空奇既然更快,淳于琬蓦然圈臂之举,自然又告无功,只触及对方所着儒衫的一点衣角。
就凭触及这点衣角,淳于琬已可猜出司空奇所遁方位,遂施展出一招“瑶池摘花”手法,追踪进袭。
这招“瑶池摘花”,是淳于琬得意绝学,交化繁复,妙用无方。并可如影随形地,纠缠对方,不使轻易逃脱。
淳于琬这种打法果然有效,司空奇身形三飘,她也手法三变,虽然未点中对方,却也没让这位“金手书生(11)”从容遁去。
第三次变招以后,淳于琬因“金手书生(11)”司空奇始终未曾进招,分明意存轻视,戏弄自己,遂又羞又恼地,蓄意逼迫对方动手,竟用了一式“剪月裁云”,猛向意料中“金手书生(11)”司空奇所立之处扑去。
谁知司空奇并非躲不开淳于琬那招“瑶池摘花”的精妙变化,而无法从容遁去,他所以让她蹑迹追踪,连攻三次之故,只是觉得这位“碧目魔女”有点不识好歹,过分骄蛮,想使她知难而退。
而淳于琬分明料准司空奇立身之处,但一式“剪月裁云”,玉掌挥去,却只击中一只酒杯,未曾击中人体。
原来她几度闪退进扑,业已回到适才对坐饮酒的筵席所在。
淳于琬一掌击中酒杯,芳心大惊。
因为只要这只酒杯碎倒,盘碗亦必纷飞,自己哪里还好意思再不认败呢?
她正自双眉紧皱,暗地心惊,却已无法收拾之际,又有妙事发生。
那只磁质酒杯,不仅宛如生根,在桌上未曾被她击倒,更复变成精钢所铸一般,未被她击碎。
淳于琬何等聪明,知道这种怪异事情,又是“金手书生(11)”司空奇暗中弄鬼。
定是他用手扶住酒杯,不使酒杯被自己击倒。
定是他用玄功贯注酒杯内,不使酒杯被自己击碎。
她明白这种手段,虽然再度替自己保全了脸面,却也把自己弄得羞惭无地。
“碧目魔女”淳于琬如今业已知难,但她却不知难而退。
她明知“金手书生(11)”司空奇人在桌边,手扶酒杯,但却不再逞强发掌!
只是悄无声息地,一闪而退,退到来红巨棺之首,暗从怀中取出一方丝帕。
司空奇以为淳于琬发觉酒杯不碎不倒之后,定会恍然悟出自己立身所在,再次施展辣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诸葛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