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成正容道:“武兄有所不知,小弟忽发此问,纯因小弟来将武兄当做外人看待;正如小弟岳家已将小弟视同一家人一样。底下,紧接着,小弟即将向武兄透露一件说来也许个人难以置信的秘密。在透露这件秘密之前,小弟可以先向武兄这样说,武兄所需要的那块温香玉,已经准备好了。该玉之用途和用法,等会儿弟媳也会另为武兄说明。丹碧山庄前此那件惨案,小弟岳父母及弟姐均有耳闻,武死如为此案寻求索解想去一趟川南唐家,现在;小弟愿意告诉武兄,川南之行,不妨打消!”
武扬为之愕然:“为什么?”
罗大成一字字地道:“因‘唐家’即‘解家’,‘解家’即“唐家’,川南的唐家,也就是这儿的解家!”
武扬大出意外,张目道:“这,这”
接着,由罗大成说出事情的真象。
原来,川南唐家由于在武林中对医毒两方面的声名日盛一日,以致登门求教者,车马盈途,络绎不绝,如此一来,虽然活人甚多,却也因而结下不少化家.譬如说,有人奄奄一息,自忖必死,但如能提住一口气挨到川南唐家门前,十有八九,均能绝处逢生,遭救活的人,固然叩铭再生之思,然而,致生者重伤之对方,却无不对唐家这种做法深恨入骨。
不是么,好不容易方将仇家创至一命垂危,跟着眼中钉即将就此拔去,你唐家如此做岂非跟某人过不去?
另外一部分仇家形成的原因则是“应付不周”。
伤患者送来门前,自无见死不救之理,可是,武林中偏又有些只顾自己利益,而从不为别人打打的人物,遇上自己门人弟子或者亲朋好友伤了或病了,三寸飞书,什么客套也没有,大刺刺的只说:我某人有个什么人遇了意外,很危险,请马上派个人过来看看!
试问:唐家一共才有几多人手?而且路有远近,唐家之人,又非人人均具有异术,在此情形下,如何应付得了?
再一种情形则是,派人送封求援书信来,上面单写明伤患者之症候,要求带下一份救急丸散,须知医家治病,端在望闻问切这四字功夫上,平常人以为患的是热症,到了医家手上,可能诊察出是患的阴寒之症也不一定,团此,因误投药石而送命者,亦属时有所闻。
这种责任归谁呢,当然是用药的唐家了!
所以,约在七八年前,当时的唐家两兄弟,老大“生死手”唐光宗便主张迁后退隐,以避免无谓之烦恼,但是,老二“一帖阴阳”唐荣宗却不以为然。
老二唐荣宗的想法是。唐家自于武林中成名以来,传到他们兄弟手上,已经是第八代,盛名得来不易,就此退隐,未免可惜。
老二唐荣宗最后且问老大唐光宗道:“唐家在武林中已历八代之久,为什么以前上代都能应付裕如,独独到了我们这第八代手上便应付不了呢?”
生死手唐光宗南叹息、着说得一句:“弟弟,你不知道这年代不同一帖阴阳立即以无比坚决的口气接下去道:“这样好了,我们兄弟不妨就此分家,你尽可以去过你的安乐日子,我却不愿毁先人之基业于一旦!”
结果,唐家的兄弟使这样分开了!
迁来平昌这儿的,便是老大生死手唐光宗!
老大唐光宗临走时表示,川南唐家一直都是族聚而居,绝学传男不传女,他分开了,为了有愧先人,决计不再使从唐姓,并且决不传授唐家绝学于自己独生女儿唐笑雅!”
以上便是平昌城中突千七八年前搬来一位解姓员外,并且隐约与川南唐家有着过从的由来!
而在昨夜,生死手唐光宗于见到女儿送去的那些化魂针之后,不禁既惊且想,他虽然不致疑心这是出于老二一帖阴阳的指使,但是,化魂针之由来,他却不能不予追查!因为这些化魂针均为唐家独有之物,外人是无法得到,也无法加以仿铸的!所以,不待天亮,生死手便出门赶去川南故居,想找一帖阴阳问个究竟!
最后。罗大成作结论道:“这儿事件发生以后,小弟与弟媳再三研判之下,依弟媳之看法,认为丹碧山庄之毒案,必与昨夜这儿这件行刺案情形相仿佛,毒药可能来自她们唐家。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慕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