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延昭笑道:“萧大妹请便,不妨尽量安排收拾,我们的‘小兴安岭’之行,乃是万里长游,也不争在这一日半日……”
话方至此,忽然想起一事,从怀中取出一卷儿,递向箫克英道:“小英,小玉资质敏慧,暂时既难携带她们远行涉险,萧大妹可属其觅一幽静这处,参习这颇具防卫妙用的‘散花七式’,等我们回到中原,再作进一步的传授!”
萧克英大喜,代小英小玉谢过柳延昭,便去收拾细软,安排一切。
孟赞见萧克英离去,怪笑一声,目注焦良道:“小小子……”
但“小小子”三字才出,便亟失惊收口。
因为孟赞在把目光注向焦良时,偶然旁瞬,竟发现柳延昭神情有异!
柳延昭目光凝滞不动,凝注于窗外虚空……
这种神情,容易体会,是对甚要紧之事,想出了神?
故此,孟赞不敢再以笑误扰乱柳延昭的神思,赶紧倏然收口。焦良见孟赞叫了自己一声,便收口不语,向柳延昭肃然注目,不禁有点奇怪,刚想发话相问,柳延昭突然已把出神目光收回,向他们正色说道:“二弟,三弟,我有事离开片刻,你们不必跟随着就在此地等我!”
孟赞,焦良对柳延昭相当敬畏,自然均肃然应诺,柳延昭遂青衫微飘,独自走出了这藏酒仓库去。
原来,他刚才出神之故,是耳边听到了择人专注的“密浯传声”。
这耳边密语,极其简单,只是“演武场边,柳下候柳”。八字。
但语音甜柔,显然发话的人是位年轻女子。
柳延昭语音入耳,第一个反应,便认为是在当世武林中,号称峨嵋魁首,享有鼎鼎大名的“巾帼之雄”秦文玉!
因为一来“巾帼之雄”秦文玉在大会前夕,便曾飞襟示警,二来尉迟巧又曾借柳枝传书,说有高人,正谋解救,柳延昭遂把先后事儿,加以联想,觉得向自己耳边,传声密语,显然内功奇高的女子,多半就是秦文玉?
他一面前往演武场赴约,一面心中暗忖,根据江湖传言,“巾帼这雄”秦文玉,不单武功绝世而容貌也美拟天人,但与自己却素昧生平,不知为何会如此热心,屡垂青眼?
……”
动念之间,演武场已到。
不久以前,此处还热闹非凡,坐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如今却阗无人影,不禁使柳延昭看在眼中,而兴沧海桑田,人事易变之感!
他不是走向演武场中,而走向演武场边。
因耳边密语是“柳下候柳”,而场边柳下,果有一条婀娜白影,倚柳而立。
柳延昭走到近前,原本背立的那条婀娜白影,便倏然转过身来!
美!委实太美了,怎么形容呢?“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发面柳如眉”,“修短适中,纤纤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无论寻一种形容美女的形容词,放在她的身上,都绝对合适!
这是位约莫双十年华的绝美白衣少女,但是眉目之间,却使柳延昭不太陌生,有点似曾相识之感!
柳延昭抱拳一揖,含笑说道:“是玉姑娘么?
这话话儿,变了质!
在柳延昭的喉中,本是“秦姑娘”,但于出口的一刹那之间,却变成了“玉姑娘”!
变质之故,在于印象!
秦文玉分明在帮柳延昭的忙,使他这对“巾帼之雄”,原本印象就好!
何况人之好色,理之常情,柳延昭面对佳人,心惊绝艳,自然把原本就好的印象,再复加好几分!
于是,喉中想叫的“秦姑娘”,出口时却变成了“玉姑娘”。
“秦姑娘”与“玉姑娘”虽仅一字之差,但前者却比较生分,后者却较亲切。
这一声“玉姑娘”,叫得那白衣少女退了半步,失惊问道:“你……你知道我是‘玉姑娘’?……”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诸葛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