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仇看出业已有人动过这块青石,不由心中狂跳,但想出除了公孙玉握有白色羊皮,可能猜透隐语,裂石取经以外、任何人均不会凭空对这青石下手。
所以她不管石中有否有经?及已否取走?仍用“盘螭剑’照着隙缝,挖开青石,伸手人穴一摸,又把那只宽约四寸,长约七八寸的扁平透明晶匣取出。
匣中因密不透气,那层烟雾仍在,“柔经”则确已成灰;但未经震荡,原形犹存,连面上那:“至柔克刚,无终无极!”八个铁线篆字,也依稀可辨!
戴天仇起先不知经已成灰,微一摇晃晶匣之间,才见“柔经”散了一小半,但从灰烬以内,仿佛又看出一点纸角!
既知“柔经”已毁,则公孙玉之心情沮丧,可想而知,戴天仇急于海角天涯的去找寻,并安慰自己的玉哥哥,遂把晶匣放在青石以上,想用盘螭剑劈开晶匣,看看灰烬之中的那点纸角,究是何物?
但那等足以斩金切玉的“盘螭剑”,一剑劈下,戴天仇又是蓄足真力,晶匣居然依旧毫无所损,只是震起老高,剑锋所及,却把那块藏经青石,劈成两半!
青石一裂,奇事又生,戴天仇看出石中空穴暗处,尚有一件圆形之物,取出看时,却是柄卷成三寸大小,一团的带鞘软剑!
剑鞘是龟皮所裂,柔韧异常。戴天仇慢馒把剑展开,由尖至柄,尚不到二尺,出鞘一看只有一面开刃,似剑非剑,似刀非刀,剑身黯谈无光,却满布龙鳞,剑柄镌作龙头,一边雕着‘灵龙”,一边雕着“柔刀”,四个古朴篆字。
戴天仇心头不禁狂喜,暗想自己曾经踏破铁鞋无觅处的“灵龙匕”,原来竟与“柔经”,同藏在这青石之内!
此剑既然又名“柔刀”则颇与最后一句隐语“高明柔克”相合,何不就拿那贮剑晶匣,试试此剑锋利!
边想边以真力凝注执剑右手,“灵龙匕”立即坚挺,戴天仇先向青石略微一划,剑锋所及,石如粉落,果比自己从沈南施手内用巧计暂借的“盘螭剑”,更胜一筹!
既然试出“灵龙匕”威力,戴天仇遂照准那只内藏“柔经”扁平透明晶匣以上,绕匣一匝的中腰黑线,轻轻一划。
天生万物的互相克制之理,委实奇妙得不可思议!“灵龙巴锋芒虽比“盘螭剑”稍利,却也强胜不多,但如今这只曾经戴天执蓄足魔,以“盘螭剑”狠劈而毫无所损的透明晶匣,被“灵龙匕”轻轻一划,行迎刃中分,裂成上下二块!
戴天仇内劲一收“灵龙巴”柔软如绵,她把两柄希世室刃,一卷一插,全数人鞘以后,再极其小心地,开启扁平晶匣。
匣内“柔经”,确已成灰,一触即散!但灰中现出的纸角,却并非纸质,既韧且柔,不知何物所制?上面密布蝇头小字。
戴天仇细读一遍,才知道那册被毁的“柔经”,与这两柄稀世宝刃的相互关联,暨留藏在这青石以内的一段经过:
原来百年以前,武林中出了一位盖世奇人,名为“百柔道长”,精研“先天无极气功”
及“无极剑法,”
百柔道长仅收弟子一人,把全身绝艺悉数相传以后,即令弟子仗剑江湖,诛恶行道!
但就在他弟子下山不久,百柔道长独自面壁苦参之下,竟又悟出不少足以增益“先天无极气功”威力的“至柔克刚”心法,遂也下山寻找心爱弟子,欲对其再加传授。
天下事因缘前定,无法勉强,百柔道长的一双云鞋足迹,几乎踏遍天下名山,却偏偏寻不到他那位衣钵传人的丝毫综迹!
不过百柔道长登山涉水,却未徒劳,他在穷极各处奥区之下,居然得到两柄稀世神物利器,一柄是“盘螭剑”,一柄是“灵龙匕”,并收服了一只罕见异兽,“金发神猱”。
但在寻到六调山时,金发神猱为除巨蟒,勇而须身,连百柔道长也中了解毒。
虽仗内功精纯,暂时无碍,也因解毒特烈,自知不久人世,遂将所悟“至柔克刚’心法,选精择要,著成一册“柔经”。连同“灵龙”盘螭”双剑,一并埋藏在自己亲手塑造的猱像石内,以待质世有缘!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诸葛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