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沼神君这时才出声微微一叹,拔出元修道长所掷的半段剑尖,置向盛放五毒天魔首级的革囊之内,回头向卞灵筠说道:“筠儿!你把元修道长的遗物,送到他指定之地,并交与指定之人以后,自行回山,我与你师妹妹等,先回六沼!”
说完卧倒,仍由四个白衣少女,抬着那具七宝软床,往来路之上,飘飘而去。
卞灵筠恭送六调神君去后,自地上抬起元修道长所遗包裹,刚待举步,一看地址,但忽然想起地上二位,均是武林中的宗师身份,怎能听凭鸟鲁残食他们遗蜕?
遂费了半天大劲,将人埋好,堆起一座坟头,并找来一块山石,以金钢指神功,硬给携出“天南三剑之墓”六字,插在坟前,敛征再拜,口中并微作祷祝,拭去鬓边香汗,衣快轻扬,走向绿云谷外。
冲山南麓孤鹤峰下,松竹掩映中,露出一角红墙,红墙之内,并非道观寺院,却建筑着几栋绿瓦粉墙的精舍。最北端则是一幢小楼,孤孤单单的座落于一片亩许大小的花园之中。
看这气派情调,显然是归隐泉下的官宦之家,或是豪绅巨富,而那幢小楼之上,则很可能是这豪富之家的千金闺阁。
那如火的枫叶,映红了半壁孤鹤峰,与这座院四周的翠竹苍松互相辉映,交织成一幅绝美的图案;若不是讽讽西风断续吹来,那里有丝毫萧瑟之气?
小楼上正飘送出净净琼琼的琴声,琴音虽美,但却似流露出一种谈淡的幽怨,约有盏茶时光,琴声戛然而止,随着又传来娇美的吟哦之声:“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她这阂李后主的“忆江南”刚刚吟哦了两句,便被一阵爽朗笑声打断,另外有个语音比较朗脆的少女叫道:“姊姊,你在昨夜梦魂中,有什么好恨的呀?难道才两月不见玉哥哥,就把你想成这个样子?”
楼下庭园中发话的这位玄衣少女,边说边笑,像一阵风似的轻轻跃上小楼。
楼上弹琴方罢的是个身着曳地白续衣裙的少女,她正支颐临窗,对着遍山红叶低吟,却不料被他这豪爽如男子的妹妹偷听跑来取笑,不由玉面微红,嗔声说道:“妹妹,只会说我,难道你不会思念意中人么?”
这互相笑谑的婉妹两人,正是传闻江湖上宵小闻名丧胆的恨大师卞青萍的爱女,卞灵箔和戴天仇。她们谈的正是本书的男主角公孙玉。
就在安徽祁门以南的马鞍山麓,有一片颇为广大而颓废了的巨宅,虽然虹梁鸳瓦,久已生尘,绩技珠帘,半经调敝;但那一种巍峨气象,却依然存在!
尤其是后园之中,飞花楼阁,积翠亭台,配上几座玲磁山骨,剔透云根的假山石,和一池清水,曲径斜通。小桥浮搁,景色仍是不俗。
这废宅主人,本是一位显宦,因事挂误失官,家道中落,子孙不肖,析产分居,以致把好好一座第宅,弄得如此残败。
但后园的三间精舍之内,却有主人的一位远戚、在此借居攻读。
这位远戚是个十八九岁的少年,风骨极奇,神仪朗彻,从外表看来,仿佛是一位气茂神清,志和音雅的英俊书生。
其实内行人,只要从那点漆双睛之内的湛湛神光,和微向外凸的两太阳穴之上,便可知道这少年不但允文,而且允武,内功锻炼,并已到了相当火候。
他叫公孙玉,估恃双失,了然一身。文事一方面,天悟神聪,待书满腹,武学则得自前文书中,盖代奇人天南三剑第一位元修道长的秘授心传。
是个暮春月夜,公孙玉在园中自行练了一遍剑法掌招之后,在房内略为阔坐,觉得百无聊赖,春愁黯黯,意兴清情。遂随手拿了一支玉笛,走到室外假山石后的小亭之内,倚柱吹弄遣愁。
那知一曲既停,心情益发烦闷,公孙玉窃笑自己还是修羽玄门上乘内功之人,怎的灵台方寸之间,渣滓这多?不能做到清净无碍!
蟾华满地树影纵横,抬头一望晴空不满半轮的下弦残月,公孙玉不禁暗想:“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即如桂殿嫦娥,还不是缺多圆少,镜分人恨,眉写天愁,徒为李义山留下了“碧海青天夜夜心”的一句断肠好诗而已。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诸葛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