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倩儿立在一边不由娇笑,粉面夜叉却被激得火起.大喝一声,手起一道灰色光华,中间夹着无数寒星,当头打下。
武倩儿急说:“师叔慢下毒手,我要活的。”
诸葛钊初次应敌,惟恐遭败,蓄势已久,再加上神物利器,益发猛烈,嘴内说着也自出手,一道金黄色剑光横亘十余丈,反扫过去,只见灰光寒星,一闪即灭,接着厉叫一声,粉面夜叉已被砍成两段。
武倩儿惊得花容失色,不敢回手,右手一扬一道惨碧光华腾空而去,未等诸葛钊来赶,一霎时没入西北云际不见。
诸葛钊初次动手,不意如此爽利,反而呆了一下,冷不防子午洞口起了一阵阴风,碧光一闪,再看妖人尸首已经不见,手一招收回剑光,正待查看,猛听身后,有人说道:“道友不必看了,妖人尸首巳被同党窃去。还暗中打你一青磷针,已被我代为挡了回去,既然无事请回洞罢。”
一听那声音甚是娇婉,仿佛甚熟,却又不是唐家主仆,心中不禁诧异,回身一看,冰崖寂寂并无一人,忙道:“何方道友,既承相助,容我拜谢如何?”连说两次,不见回答,知人已走,便也回到灵阳谷。
走进自己洞中,方才落座,忽见石案上用茶杯压着一张雪浪笺,上写:“昨撷仙茶,幸承不拒,归来彷小龙团焙制色香味迥异寻常,路程不远,倘能莅此一试为幸。”
上面并无上款,下面只署着采茶人三字,全笺行书,秀媚异常,不禁大为惊异,心想依语气看来,分明是昨天采茶的唐二小姐。
但是彼此初见,虽有唐家庄一场经过,决不应有此,而且谷中禁制重重,外人决难深入,即使唐二小姐有意来邀,又何必避而不见,仅留此笺。
心中十分狐疑,颇不能决,唐二小姐的倩影又浮上心头来,再看卓和和鹰儿都已睡熟,即使唤醒,也未必能问出所以然来,便索性将笺藏好,照常做起吐纳功夫。
第二天起来,先到崖上查看昨夜战迹,只见打坐洞口碎裂,洞外有一滩紫血,此外并无迹象可寻,起初对唐二小姐之约,打算决计不去,到了午夜,到底忍不住,推说要到后山练剑,吩咐卓和守洞,仍从后洞走出,将禁法布好,飞身上了山巅,略一注视,便向小燕所说西南方飞去。
在空中飞了一阵,因系初次飞行,觉得非常爽快,不由高兴异常,又怕骤遇强敌,不好应付,极力把剑光收敛起来,一面看望下面,大地山河,真似风卷残云般,飞驰过去,只因矜持过甚,忘了远近,心想三五十里路程,怎么还未到达,细看地上已非雪山光景,知已飞过头去,重又折回来,这一来不知不觉在空中,飞了一个半圆圈子。
忽然在空中,看见一座山峰高出云表,景物荒寒异常,峰侧一处,一片老林,绵亘直达数百里,近林有一群黄羊,正在峰下奔驰,逐草寻禽,突然从林中窜出一条红鳞大蟒,头一抬,红信闪动,吐出一口绿色的烟雾,一群羊中便有四五只,被吸入口中,余羊纷纷逃窜。
诸葛钊学剑以后,初见恶物,不由心中大怒,正待飞下诛蟒,猛见峰侧来了数人,一律玄色道服,分列左右,各自把手一扬,发出一片灰白光华,从大蟒两侧抄到林边,围了半圆一个光圈,倏然向前一合,把蟒圈在当中。
内中一人,取出一物放在口中吹了一下,忽发异声非常凄厉难听,大蟒便在光圈当中蟠起不动,只伸出一颗水缸大小蟒头,四处张望,停了一会,又从峰上窜下一条青色大鳞来,从空中看去虽较红蟒小得多,却也身长数丈,颇为威猛,不知怎样到了峰下,游行极慢,仿佛有所戒惧,畏缩不前。
为首一个黑衣人,又吹了两下,青蟒似被催逼,慢慢窜到光圈前面,另一黑衣人又从山侧抱了一捆草,放在青蟒前面,从背后抽出一枝长叉来,又头发出三股灰白光华刺向蟒头,似乎逼着青蟒,要把那一捆草吃下去,青蟒把头连摇,反面缩进丈余。
黑衣人一紧手中怪叉大喝一声:“畜牲怎不知好歹,还不把这草吃下去,自寻快活,真要找死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诸葛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