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劫孤星(14)

2025-10-09 评论


    既然如此,则不算太短的三月光阴,对自己并不太够。

    因为以四海之大,八荒之广,倘若盲目奔驰,到处乱跑,则这区区九十天,可能一事无成,转瞬即逝。

    与其于寻得头晕脑胀,剩下不多光阴时,再去"大别山",还不如开门见山地,先去找这"无事不知"杜百晓,向他求教有关苍龙之皮"各事,才好把这三月时光,充分利用,或可略获成果。

    黄衫客有了这种想法,遂绝不自傲,于拜别"离尘老人",离开"离尘谷"后,便毫不犹疑地,直奔"大别山"而去。

    他是镇日仗义行仁,奔走江湖的中原侠士,故而"大别山"对他倒并不陌生,乃是黄衫客旧游之地。

    但"大别山"范围颇广,黄衫客昔日虽曾游历过,却不知所谓"大风口",是在山中何处?

    根据"离尘老人"所言,那位"无事不知"的杜百晓,既因多言贾祸,隐居避世,则这"大风口",多半是在"大别山"深处的人迹难到所在!。

    黄衫客作了这项臆断,遂迳入深山,并尽挑自己昔日未曾经行的险秘所在寻找!

    山势既险,人迹自稀,偶而遇上一两个腰腿矫健的樵夫,加以探询,也都答称不知"大风口"这个地名.黄衫客无可奈何,越走入山越深!

    终于,他在一座两崖相对的峡谷之外,听得"呼呼"锐啸,并觉得谷中山风的劲势特强,吹得令人透不过气来,有点窒息之感!

    黄衫客心中一动,暗自皱眉忖道:"这谷中风势好强,是不是自己所寻的-大风口-呢?"他一面疑思,一面正待举步进谷,加以察看之际,耳边又听得从右侧上方,传来了"丁丁"伐木之声。

    黄衫客偏头向右侧上方看去,一片歌声,随之又起,侧耳细听,唱的是:"三十年前,爱买剑、买书、买盅。

    凡几度诗坛争敌,酒兵争霸。

    春色秋光如可买,钱悭也不曾论价。

    任粗豪,争肯放头低,诸公下?

    今老大,空嗟讶,思往事,还惊诧。

    是和非未说,此心先怕。

    万事全将飞雪看,一闲且向贫中借。

    乐余龄泉石在膏肓,吾非诈!"黄衫客听完歌声,浓眉一挑,自语说道:"这阙-满江红,的词意相当,粗豪壮直,显得这樵子决非俗人,我去寻他请教请教!"因那歌声,和"丁丁"伐木之声,是从右侧高崖的半腰传下,黄衫客便略提真气,向那崖壁半腰纵去。

    上约十余丈后,果然发现一个白发樵夫,正在樵径之旁,挥斧伐木-黄衫客一抱双拳,向那白发樵夫叫道:"老人家,在下有礼!"白发樵夫背向黄衫客,仍然继续伐木,对他不作理会。

    黄衫客走到近前,再度抱拳笑道:"老人家,在下有件事儿请教,老人家可否指点?"白发樵夫缓缓转过身来,是位满面皱容的清癯老人,年龄总在七八十左右。

    老樵夫先向黄衫客上下略一打量,含笑问道:"尊驾有什么事?

    我年老耳沉,听话不大清楚,你要多多担待一点j"黄衫客道:"老人家可知这-大别山-中,有个地方叫做-大风口-么?"老樵夫目注黄衫客,指指自己耳朵表示未听明白。

    剪衫客只得大声重述,并索性把那"大风口"三字,在…壁上写了出来。

    这回老樵夫却连连点头,伸手往擘下山谷,指了一指。

    黄衫客心中大喜,知道自己找到地头,遂又复抖高语声,向老樵夫连写带问道:"老人家可知道这名叫-大风口-的山谷之中,住着一位杜百晓老人家么?"老樵夫又复点头,并伸手也在石壁上有所书写。

    黄衫客见这老樵夫表示知道杜百晓,正自满怀高兴,但目光一注山壁,却又立蹙双眉,把心中高兴情怀。化作一片愁绪!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诸葛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