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尚随意看了他两眼,不时放目四望,并无可疑的举动。
季灵芷隔了盏茶时分,重将俊目瞥去,刚好对方也在回头,双方目光相接下,那和尚微微点头,单掌一立,就算是表示招呼。季灵芷朗爽露笑,道:“和尚请了。”
“施主请了。”
“和尚想是云游四方,行脚天下?”
“不错,看施主风尘仆仆,想必也是跋涉长途。”“在下要去拜谒一位方外前辈。”
“是释家还是道家?”
“他老人家也是三宝门下。”
“阿弥陀佛,看施主腰悬长剑,英挺不凡,想不到也是敬礼佛门,贫僧倒是看走了眼力。”
“和尚的意思是?”
“如今年轻武林,好勇善斗的多,至于能够奔走长途,求僧拜佛的却少,贫僧到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这也难怪,不知和尚遍历名山大川,都到过哪些佛门胜地?”
“贫僧二十年来行脚,走遍中国南北各地,若说这佛门胜地,那是很难数得清楚,施主既有兴趣问我,想必是留心山水之间。”
季灵芷的心意,就是想问“灵台”何在,但如直接查问,容易被人识破,因为因此远远说向正题,道:“在下年轻识浅,很想到处见识一下,以开眼界,只是路途不熟。”
“贫僧向北而行,施主如果没有要紧之事,倒不妨一路同走,也可以免得寂寞。”季灵芷微一点头,少顷问道:“不知这一条路去,可有什么名胜?”
“名胜处处有之,而且有名的地方不一定风景好,风景绝妙的所在,也不一定出名,施主到底喜欢哪一种?”
“在下偶然听人说起,有个灵台倒很不错。”
“灵台……”
“和尚可听说过!”
“游方僧”仰头瞑想一阵,拍膝答道:“不错!有个‘灵台’,是前代高僧讲经之处,不过地点幽僻,路途险恶……”
“哦。”
“我看施主不如另挑别处。”
“在下好奇心重,越是险峻,倒越想看看。”
“也好,贫僧奉陪就是。”
季灵芷并不愿意麻烦对方,但先不说明,只是顺口问道:“这条路该怎样走,是否要做什么准备?”
“那倒用不着,而且路线也很容易找,向北走入山区,左转有条狭道,在第四座山巅上,有处平坦之地,远远就看得见……”
“那平坦之地就是灵台?”
“一点不差!”
“好像并无惊险之处。”
“施主有所不知,贫僧听人说起那边山路上,因为冬季雪熔之后,崩坍了好几处山壁,尤其是‘灵台’前一座山,谷深无底,宽不可测,万一走不通,可得多绕一倍以上的路程,不过我们如果两人同行,很可以试试看。”
季灵芷装作毫不在意的态度,问道:“路总不只一条,定有别路可以通过。”
“有是有,可惜多绕五六成。”
“总比走不通再转回来为妙?”
“这是不错,贫僧终年走路,脚程颇快,走近路约需七八天,走远路总要十天功夫以上。”
季灵芷轻功奇佳,虽不能飞渡山谷,但绝不用多少天数,如果真与和尚走在一道,那就直是浪费时间,于是朗笑谢道:“还是在下一个人去比较好,萍水相逢不便打扰。”
“悉听尊便,贫僧反正是到处挂单,不拘来去。”
“但和尚存下这片好心,在下特此致谢。”
“施主不必客气,依贫僧的意见,你可以挑近路走。”
“和尚刚才不是说路除险恶吗?”
“游方僧”笑道:“年轻人总喜欢快,而且遇事不服气,施主尽可先试一下,不行的时候再回头,心里也舒服些。”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秋梦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