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道长一指西面山林说道:“道兄,他们的马力并不高于我们的脚力,我们就由那条山道前进吧,走山道较官道要近两、三天路程,加上官道行旅拥挤,说不定我们还能先一步赶到新疆边境。”
鉴古道长一挥佛尘道:“道兄所见极是。”声落,领先朝山道纵去,一清观主尾随飞奔去,走着又道:“伍大侠指示江湖武林齐赴‘霸王峰’不知是何用意?此事委实费人揣测,岳小侠一去不返,罗女侠至今未回,难道都到异域探险去了。”
鉴古道长良久不语,一口气奔出数十里后,忽然说道:“伍大侠功力之深,举目江湖谁出其右,扫魔之计是他亲自策划的,如今突然告停,自非无因,据贫道臆测,边疆恐有意外变化,可能对武林有着极大的威协,至于今众赴‘霸王峰’之举,那是对武林人物有益无害之指引,其中原因,我们找到地头便知分晓。”
二位道长由陕西奔甘肃,凭他们那样高强的轻功尚走了半个多月才到达甘肃“酒泉”!
沿途上越到最后武林人物越见增多,部分都在北京会过面的,虽然认得数十人,但与不识的相较却是微不足道。这种发现,竟使二老暗暗惊讶不已,及至到达酒泉城内时,更使他们大大吃了一惊,原因是已经在路上见过面的,而今大多数竟都到了这小县城来了。当然,他们只以见着的而言,未见的谁敢说不但到达呢?
因此之故,一个现实问题在鉴古道长的脑子里告诉他,那是对“霸天峰”的揣测之地,不仅仅是他们的见解了,显而易见的,凡属有经验的有知识的都有同等想法,这就叫作“英雄所见略同”,而非某一人的单独看法了。
他们找了一家仅余一个房间的客店住下来,吃过晚餐后,即决定先向各方面探听一下消息再定去留。这家客店里所住的,可说是除了江湖武林就没有其他的商旅客人,有认识两位老道的,也有闻名而未曾见过面的,总之,两道在江湖上的身份甚高,他们都免不了登门拜候一番,有客气几句的就走,也有寒喧一会即离,最妙的是都不愿道及各人此来的目的。
二位道长敷衍几顿饭久的时间后,鉴古道长即起身道:“一清道兄,我们再不出恐怕还有人来麻烦!”
一情道长笑笑道:“我们首先找找多、孟两位总管看,他们的消息较你我出家人总要灵通得多,或许还能会晤几个自北京出来的第三、四批中原人物。”
二道商议一定,立即关上房门出店,岂知他们出店未几,跟脚就来了两个如天神一般的巨人,进店门还要低着脑袋,其高大可想而知。
在前的年约四旬,后跟的仅只看得二十岁还不足,其神气之雄,真正是不怒而威!惟在眉梢之间,不知为什么略带轻愁之态,一样穿着古铜色英雄装,臂粗脚巨,四只拳头竟大似酱钵一般。
二人这一进店,霎时惊动了全店的江湖人物,一个个交头接耳,莫不惊异地俏声议论,似曾对这二人久有闻名之概,表情上莫不呈现着敬畏之色。
年龄大的是进店虎视一眼后,仅只走了四步即已到达柜台旁边,只听他声如宏钟地大声问道:“店家,咱要一间大房,附带八只烧鸡,五斤牛肉,二十斤大曲酒,两个字要快!”
掌柜的也是位久经江湖风险的人物,心中虽有所惧,但应对却不慌张,闻言含笑拱手道:“贵客,敝店很抱歉,所有的房间都给人住满了,惟饮食倒还现成,一切尚请包涵见谅。”
那巨人一听没有房子住,双手往框台一放,看势并未发怒,但柜台却被压得“喀嚓”连响,其内劲之雄,真正惊心怵目。
只听他宏声说道:“先住房子再吃东西,没有?嗨嗨,大爷今晚跑了三条都是这个答覆,没有也得要住。”
店家见势不妙,吓得面容变色,原先的沉着,此际却再也没有了,天气虽暖,他却禁不住有点发抖。旁观的武林人物不少,但却无一人敢出面说话。
幸好,后面那个年轻巨人却上前解危道:“大哥,只怪我们到迟了,掌柜说的可能是实情,咱们就吃一顿再另找他处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秋梦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