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身影正是裘飞鹗,他费了三个时辰,勉强调匀真气,挣扎站起,只觉得两条腿依然酸软乏力,他不知道能否支持到天风马场,但他还继续走着。
天性忧郁,却有着一股潜在的毅力驱使他向前而行,彻骨西风,使裘飞鹗不禁连打寒颤,他压抑着内心如焚的焦灼,一步一步走着,满天飞霜,衣履俱湿。
黎明微现曙光,天风马场终于隐隐在望,一渡过顺河就是奔马驰骤,嘶声入云的三角洲。
他到得洲上,纵目一观,虽然他离开马场为时短暂,但眼中景象比去时更为凄凉。
深霜染罩,似雪一样地白,秋风呼啸劲疾,地面丛积枯叶已变为褐黑色,那浓重的落霜,尚无法全部遮掩,雁行悲鸣,曳翅南翔,他不由泛起一阵不可遏制的悲伤。
继而令他惊骇的是,那往常马群激云长嘶声,已不复闻,他心知有异,怀着一腔莫明的心绪,蹒跚走去。
一种难以想像的惨境,首先触入他的眼帘,那散立各处的木屋,已被焚毁的焦干,瓦砾碎木,面目全非了。
显然是遭了火劫,而且是极不寻常的遭遇,马场人手众多,定能将火势遏制才对。
这是谁做下的?他不禁茫然自问着!
裘飞鹗向常彤所居的木屋走去,这木屋已变成一堆零乱的焦砾了。
童年旧居,短短时日竟面目全非,心中有说不出的悲哀,他怀疑这是幻觉,而摆在眼前的却是事实。
他尽力思索天风马场为何遭受如此的惨遇,倘说是匪徒觊觎,有常彤在他们必不能得逞,如果常彤离去,匪徒既然占了优势,就该重建天风马场才是……
脑中只感一片混乱,莫衷一是,然而他又伤势转重,气血翻逆,两腿酸软乏力。
于是,他想着再也不能留连马场,需尽最后余力赶去淮阴配一剂药暂稳伤势,再去场主楚文魁家中询问天风马场被焚真相。
他沿着顺河走去,天风马场距淮阴只三十里,他行未及一半,便感头晕目眩,那汹涌刺骨的河风,更使他不支,步履一阵摇晃,终于倒地不省人事。
良久,才清醒过来,他忖道:“想不到自己竟然死在此地!”
他双眼游视了周围景物,将自己怀中的龙飞令符,一串玉钱及徐妆纶所交之真诀等物,埋在一处河畔黑色巨石之下,那块黑石就在他的身边,只见他两手不停地挖掘泥土,待他埋好后,一切不露痕迹,无虞为人发现,又告晕阙过去。
当裘飞鹗再度醒来时,睁目一瞧,只见身卧在一间布置古雅的书斋中,窗外阳光耀眼,可以瞥见蓝天,片片白云飘浮,他不禁恍若隔世。
只觉得气血仍是翻逆不已,浑身筋骨酸痛,不能转侧,但较离开天风马场时轻松得多了,心知为人所救,他轻轻咳了一声。
门外人影一闪,走进一个须眉皓白的老者,见裘飞鹗醒来,面露笑容道:“相公醒过来了,我家主人为此终日担忧,待老奴告知主人便是!”
裘飞鹗忙道:“老人家请稍待,小子现身在何处请予明告!”
老者微微一笑道:“相公现宜静养,不可多说话,日后
就可知道!”
说完转身走去。
不久,门外步履声响起,只见走进三人,一是面色红润,慈眉祥目的五旬老者,一是背部微曲,手托一支旱烟管,花白长须,年约花甲的冬烘先生,另是前见的老人。
那面色红润的老者一进门便微笑道:“你巳昏迷不醒约有十日了!”
说着,手指在那吞云吐雾的老者道:“如非经这位维扬当代的岐黄圣手欧阳欠生悉心诊治,你能否活转过来,尚不得而知!”
当下裘飞鹗嘴唇一动,欲待说话,那知这位维扬名医面色一沉,道:“你元气未复,气血未平,不可说话!”
说罢,在榻上侧身坐下,五指搭在裘飞鹗腕脉上左右诊察,闭目久之才睁眼向面色红润老者道:“他现在外伤已清,只是内伤胸痛未复,待学生为他开下三剂药方换服,不出半月便可痊愈!”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武陵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