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峰双星(197)

2025-10-09 评论


    突然上空坠落两三蓬烧成通红的瓦片,无巧不巧击中他的后胸脊背之上,如受千斤重击。

    郗鸿禁不住-得一声,眼中昏黑,昏死池中。

    不知多少时候,他才悠悠醒转。

    只觉骨骼如裂散一般,痛胀难禁,他奋力挣起,眼见池水乾涸,泥乾焦纹裂,大龟十数个个仰面朝天。

    移目逡巡,只见偌大的灵修观已化戍一片焦土,到处残垣瓦烁,木已成烬,天色已是大亮。

    他显然提不起真力,勉强地跨出池外,踉跄而行,到处可见一具具尸体烧威一截枯炭般,髅骨焦黑,触目惊心。

    郗鸿蹒跚走出观墙之外,只见观外数十丈方圆之内松衫林木亦被波及,只剩下一株株侥焦枯干。

    此刻他身心疲伤之下,也无心详察究竟,只觉耳鸣目眩,高一步,低一步,亦不辨方向,循着山谷低地而行。

    人类潜在求生本能在他身上发挥殆尽,他耳鸣目眩转变为目中发黑,耳聋心悸,换在别人已是倒地不起。

    他犹自挣扎着走出三十余里,忽猛感喉中一甜,哇地喷出一口鲜血,伏在地下,再度晕迷不醒。

    口口口口口口

    悠悠醒转,发现身睡在一座农舍之内,身旁坐着一个年逾古稀老农,面上皱纹千叠,见他醒来,现出喜容。

    他只觉遍身酸胀灼腾,脏腑翻涌,生像虚脱一般,眼皮又阖了拢来,极力忍受这无尽的痛苦,然而又想逼气自绝。

    人生自古难免一死,郗鸿虽恨不得就此死去,但因想起韩玉姗美丽的笑靥,难忘的温馨,求生的意志复又升起。

    只听得步履躞蹀穿梭往来,老农似无限怜悯地叹了一口气道:“这少年人已是昏迷不醒三日三夜,方才醒来又复睡去,看来是没有什么关系了。

    唉!也真亏他,据大夫说这人内伤很重,又为火毒攻心,更勉强走了一大段路,无异是雪上加霜,怎么禁受得了。

    还好,幸得体质滋实,不然,早就走上黄泉路上了,大夫诊断需全部复元,少说也非两月不可。”

    说完,又是长长叹了一口气。

    口口口口口口

    光阴似箭,转眼又是十天。

    这家村农老小共是十余口,三代同堂,虽非殷实之家,却也柴米不缺,其乐融融,对他更是关怀之至,喂服药汤,嘘寒问暖。

    他自觉伤痛渐已减轻,只是疲软得很,连提气调息也不可能,不禁暗叹了一声。

    他仰睡在榻上空睁着两眼,幻念惆怅无由自来,一腔愁绪难以自遗,最难过的是度日如年。

    那晚焚烧灵修观烈焰腾空,附近村民都蒙若无知。

    因为灵修观深处山谷内,为群-围峙屏峰,而灵修观与世绝立,凡夫俗子不准妄入谷内一步,即是有所发现,也是却步禁足。

    佃农人家,大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灵修观祝融肆虐时,村民已进入沉沉睡乡中,因此无人知晓。

    但郗鸿养伤此地,不时有人探问其负伤之由。

    他想好一套说词,推称自己是江湖人物,与强梁结有仇怨,那晚仇家来犯纵火毁宅,自己从火海中窜出,与仇家歹人拚搏,寡不敌众,负伤而逃。

    他又严嘱不可泄露自己在此,怕仇家闻风而来,连累无辜。

    这一套耸动危词异常有效,村民竟相慎戒勿走漏风声,防受池鱼之灾。

    他养伤时期,令他最感困惑的就是不知灵修观火焚毒谋主者究竟是谁?

    他前测度多半是冯光,但冯光既是大别诸友门下,为何将大别诸友观中道众全部葬生在内,显然非是。那么又是何人呢?

    这困扰问题每日萦绕於胸,一丝端倪都找它不出,似一团乱麻般混淆不清。

    口口口口口口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武陵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