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华心中一惊,抬眼望去。
只见窗外立著半身猿形怪人,下半身被窗壁挡住,脸上黄毛披拂,一双火眼射出逼人神光,嘴角微牵著,似笑非笑,神情狞恶无比。
(缺一页)
湖是非,素称惜爱羽毛,随和谦冲,当家说与他是强仇大敌,在下犹是不信。但事多有出人意料之外者,在下椎鲁下文,事关当家生死,恕下能妄加蠡测。”
李仲华道:“有道是大诈若诚,末兄所说定然有因,必是‘内功拳谱’所引起。”
说著望了昏睡中的宋其一眼,又道:“猿形怪人所以杀人灭口,其中事必不同寻常,这时不宜询问宋兄,怕他一时激动,气血一散,无法保全他的性命,我看对方必不会就此歇手,不如各位护送末兄相随在下而去。”
五魔点点头,扶起宋其与李仲华来在江边,觅一快舟渡江。
循江斜驶,抵达金陵城下游十里时,时已黄昏日暮,暮霭苍茫。
在这段渡江途中,未见有甚么可疑人物蹑行,这大违常情,下道李仲华疑讶不止,连江湖上鬼蜮之行,经验素丰的“中条五魔”也暗中称奇。
在舟中闲谈时,李仲华发现五魔均是面冷心热的人,五魔古姓昆仲,以仁、义、礼、智、信,排行为名。
大魔古仁道:“少侠莫谓我等绿林盗匪,均是十恶不赦人,人尽可杀之辈,所谓盗亦有道,当家与我等每逢做案时,必先摸清底细,是否不义之财,或是为富不仁,才予下手,偶有误伤良善,那不是有心为之,较之外貌仁义,内实险诈之辈好过太多。”
李仲华笑道:“涉身为盗,虽自负正直,然多不为人所谅,江湖道上,难见白头,望诸兄不以在下之言为忤,愿以共勉。”
五魔大为感动。
且说他们一登江岸,由古仁背负宋其居中,李仲华领先飞驰,其余四魔环随古仁,防中途有人暗袭。
李仲华一路默默忖思那日出洞路径,群山绵亘,云岭苍郁,古木参天,绝壁-崖,自觉甚难觅出,恐怕要费一番心力。
上弦月甫平山头,林中一片凄迷,清风啸林,虫声衔啷,众人奔行之间,李仲华眼中忽见前行不及五丈之处,一株白杨树干上斜插著一面三角小旗,在夜风中瑟瑟飘舞。
李仲华倏地收住脚步,两眼凝望在那面小旗上:五魔也发现三角小旗。
四魔一步激射掠出,疾舒猿臂,五指迅飞将那面小旗拔下。
定睛一瞧,不由神色大变,目露惊恐之容。
此时,李仲华等人已窜至四魔身前,只见旗幅是红绸所制,上面白色丝绣一具骷髅,骷髅之外织有金线七影星形。
李仲华心料此旗是绿林标帜,但此时此地在林中出现却有不解?正待询问,突见四魔如中蛇蝎一般,将小旗弃掷於地,面色不胜痛苦。
二魔大-一声,两指并戟飞出,朝四魔肩背等重穴各戳了一指,只见四魔一只右掌红肿粗胀,李仲华不胜骇异-
听二魔叹气道:“少侠,我们死无葬身之地了!”
李仲华惊诧道:“甚么?”
二魔苦笑一声道:二逗面‘七星骷髅阎王令’有三十年未曾出现江湖了,此令一出,见令的人必死无疑。”
李仲华冶笑道:“哪有这么厉害?这令也未必是对付我们,令旗主人是谁?怎么还未见现面?”
二魔见李仲华不信,忙道:“令旗主人名‘七星手’浦六逸,倘在人世,年岁应在九旬开外,貌相恂恂儒者,偏生武功极高,心辣手狠,杀人往往於无形中,黑、白两道无不畏惧,此人只闻隐居滇南不知实处,与当年‘江湖煞星’李仲华并称‘北毕南浦’不过当时毕无坤年在古稀,而他却只三十出头。”
李仲华又是一声冷笑,道:“我就看怎么杀人於无形。”
树丛中-传出一阴恻恻语声:“好!”语声甚低,但听来入耳,有说不出的恐怖,使人不禁汗毛根根倒竖。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武陵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