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引(136)

2025-10-09 评论


    他眼力在燕家堡地室时,已具虚室生明,黑夜见物之境界。

    这座峭壁上临百丈,猿猱难攀,心中仔细盘算了一阵,已打定了上崖之策,双掌望下虚空一按“平地青云”冲霄而起。

    只见他拔起七、八丈高下,真气转浊之际,突见他右足往左腿一踹,叉自斜斜拔起四、五丈,飞猿臂已出,闪电攫在一株临近崖壁参天古树斜出的一截树枝上,全身望枝身一贴。

    眨眼,李仲华身如激矢仰射了出去,扑向崖壁,两手望壁上一株藤蔓抓去。

    他两手一抓紧後,急涌身一贴壁腹,但这株藤蔓经人身重力一拉後,根部顿呈松脱现象。

    李仲华只觉身形望下一滑,急忙反身四肢掌心脚低望壁上贴紧,用出壁虎功稳住身形。

    但见藤蔓崩石而脱“哗喇哗喇”直向崖底滚塌崩下,声震如雷,尘雾漫天,惊心骇魄。

    “中条五魔”看得心弦猛张,浑身汗透,及见李仲华身形一沉,几乎惊叫出声。

    只见李仲华身形一反,用出壁虎功稳住身形,五魔心知李仲华这条性命算是捡回来一半。

    本来武功上乘的人,从二十余丈高下坠下不算怎么回事,但崩石激飞撞上,定然骨断肉裂。

    然而,五魔心中暗暗猜疑道:“壁虎游墙不过是鼠窃恃之横行的武功,很难听说得有一口气游上数十丈高下,至多不过七、八丈,这座峭壁少说也有百五丈,焉能仗壁虎功直登崖顶?看来少侠有点失策了。”

    不谈他们心中猜疑,且说李仲华身形一稳,便舌抵上颚,气聚丹田,阴、阳二气缓缓推动,一走太阴,一走少阳,循周天,流行百穴。

    等到神府空灵之际,四肢倏然而动,迅捷灵活无比,眨眼,便自上升二、三十丈高下。

    “中条五魔”看得骇然心震,几乎有点不相信自己眼睛,这壁虎功运用得如此神化地步,算是平生罕睹。

    此刻,天色薄曙泛青,山岚出岫,薄雾渐生,只见李仲华身形滑速,转眼之间便自闪入峭壁间一条隙缝的不见。

    大魔长叹一声道:“长江後浪推前浪,一辈新人换旧人,我们在江湖已无用武之地了,我自开始起就已感觉身入绿林,如陷泥淖,此时憬然回头,未始不能自拔,一俟少侠返来救愈当家,我即削发为侩,青磐古佛,经卷长诵,消得罪孽,度此余生了。”

    其余四魔也有此感,默然不语。

    风起雾生,愈来愈浓,云树一片苍茫……

    李仲华闪入隙缝中,便自猿揉鹤升,拨藤分叶,-时已寻出那处洞口,将身跃入。

    人才进得洞径二十余丈,一缕缕石生枇杷清香袭入,不禁心头狂喜,抵达洞後,只见石生枇杷,金黄汇汇,芳香四溢仍然如故。

    他双眼却觑看岩石中屈出垂扬虬枝只是发怔。

    二度踏入此洞,心情自是大不相同,只觉此洞与世隔绝,与外界鬼蜮阴险回然有别,清净无为,不禁油然泛起出世之感。

    转眼望去,那“矮仙”枯坐二十年之青石凹下形状呈於目前,睹物怀人,一丝惆怅之感涌袭心头,他长叹了一声,伸手摘取三枝枇杷,揣入怀中,反身出洞。

    出得洞来,只见笼翠葱郁,凌空俱绿的情境,均已落在郁勃翻滚的茫茫白雾之中。

    人一踏在峭壁边沿,振吭一声长啸,顿起龙吟之声,漩荡山谷,响彻云霄,弥漫白雾立时排开了去,双肩一振,涌身电泻而下。

    “中条五魔”耐心等待了约半个时辰,-闻啸声入耳,不禁仰面视去,只见一条迅捷无比的身形,在白雾中殡星泻落,转瞬,落在身前。

    大魔古仁迎上了一步,笑道:“少侠你得手了么?”

    李仲华回望了峭壁一眼,笑答道:“侥幸到手,当日在下山洞时,只由峰巅循著绵密山峦飞奔,根本不由此峭壁下面走出,但在下因这片断崖峭壁十分显目,下禁多望了数眼,是以隐约记得,在下心想这是宋兄福泽所致,因为在万山峰峦中,叉在黑夜,稍一误失,就是十天半月也不能找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武陵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