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引(169)

2025-10-09 评论


    郝云娘斜睨了他一眼,道:“你真不知道么?等寻到我娘一问就知,我信你就是,你怎么偏要穷根问底?”说时娇靥上绽放春花娇媚笑容。

    李仲华看得一呆,心中隐隐替郝云娘难过,若她知道“罗刹鬼母”被“七星手”掳去,哪会如此言谈从容?娇笑嫣然。

    一路上极力避免谈起武林之事,只笑语连珠,妙事解颐,保持身心轻松。

    日方停午,已到得乌江渡口,江岸之上,垂柳影里有不少人伫立,负贾肩贩,也有江湖人物,三三两两聚在一处,纷纷谈论。

    两人距江岸不远,已自离鞍而下,众人不禁纷纷投目,一对璧人,玉树临风,婢娥谪凡,哪得不使人贻目夺神。

    他们也不管这些,走在江岸上一望,只见江流汹涌,激湍奔腾,并无过渡船只,李仲华不禁一怔。

    他只道岸上伫立之人在等候船只渡江,此刻发觉并非如此,但为何吸引了许多人在此,心中不解其故。

    正要上前搭讪询问,-见距身寻丈处,一株垂柳之下,一个身著绸衫的中年汉子,他原是倚树屈腿闭目坐著,此刻缓缓立起,目中神光焕发,望著他们含笑道:“两位想必也是急需要过江而去。”

    李仲华见此人器宇不俗,言语和蔼,不禁点头答礼,笑道:“在下并不急於渡江,只是江中无人摆渡,何以会有如许多的人在此伫候,并且这条道路本是通衢,应该设有渡舟,心中其觉奇怪。”

    那人点头道:“阁下所疑甚是,这条江面本设有两艘渡舟,来往交驶,不过两艘渡舟是‘黔北三霸’手下所辖,听说昨日三霸所居被仇家所扰,不知何故今晨渡船已无踪迹,现有多人奔往下流头看去了。”

    李仲华“哦”了一声道:“看来,我们还要等些时了,不知下流何处可以渡江?”

    那人微微一笑道:“下流江面更为湍急,而且暗礁密布,从未听说起下流尚可渡江,阁下稍安勿躁,去的人必有回报,如若不行,且容兄弟设法就是。”

    李仲华心中感动道:“萍水一面,何敢兄台如此热肠,请问兄台高姓大名?”

    那人微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互相扶持有何下可?在下康秉遂,世居花溪放鹤州,这次去川西料理私务返转,却遇两位紫芒眉宇,雅望非常,不腾企仰,还请转告。”

    李仲华江湖历浅,不知康秉遂之名,随口应道:“不敢当康兄抬爱,在下李仲华,这位是义姊郝云娘。”

    郝云娘嫣然一笑,仪态万方。

    康秉遂登时心神一荡,赶紧收敛目光,暗道:“此女端的美绝天人,却只有这少年可以敌配。”

    李仲华目不转瞬地望著康秉遂久之,心中想起一人,缓缓启齿道:“传闻花溪放鹤洲隐居一位康九侯,武林尊称‘浊世神龙’名震南疆,不知与阁下有何渊源?”

    康秉遂答道:“不敢,正是家严,家严虽然隐居放鹤洲,但极好客,两位如去贵阳,不妨结伴同行,在下亦可稍尽地主之礼。”

    李仲华正待对辞,-见下游江岸上十数人飞奔而来,伫候众人立时趋聚闻听确讯。

    其中数个背插兵刀的彪形大汉望康秉遂身前奔来,满面沁汗如雨。

    其中一人躬身禀道:“禀少庄主,两艘渡船已撞毁在下游五里处江边礁石上,舟上四人全毙命,身负极重掌伤。”

    康秉遂眉头一皱,道:“你们砍木扎排,用山藤扎紧,免得中流松散。”

    数人领命转身望山谷中奔去。

    康秉遂转目微笑道:“只怕还要拖延些时,对岸才有酒店,不然还可与两位杯酒叙谈。”

    李仲华谦逊道:“我们立谈还不是一样。”

    郝云娘忽笑道:“令尊当年以‘神龙掌’式扬威南疆,怎么名望正如日中天时,突然隐居封刀?”

    康秉遂眉头一皱道:“这个……”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武陵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