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引(26)

2025-10-09 评论


    一式快逾闪电“铁爪鹰”卢春一招抓空,只见眼前二化,人形已杳,便知不妙,心中大惊!想不到面前少年竟有此精绝功力?心念乍动,便觉头顶嘶嘶劲风射来,避已不及,当下身形一仰,两掌凝聚“鹰爪大力手”迎向李仲华双手撞去。李仲华人在空中,一声轻笑,两掌倏然一平,改把为劈,双掌尽凝“先天太乙喜气”凌空下扑,威势无比。

    两股掌力一接“莲”地一声大响,李仲华身形被激得腾起三尺高下,回旋斜飘落在一棵垂柳之下,微微合笑。

    可是“铁爪隐”吃够大苦头了,仰面出掌乃武家大忌,非至必要,轻易不用,但此举无形中就算落了败著;卢春双掌递出,就猛觉一股重逾山岳的劲力压到,一接之下,被震得气血翻腾,只闷哼得一声,拧腰窜出两步站住。

    随亏只觉喉头一甜,禁不住张口喷出一口鲜血来,面色苍白。

    其余二鹰立时大惊,趋往扶住。

    燕鸿看不李次中有此过人功力,一照面之下便将威震齐鲁的“崂山三鹰”的瓢把子震伤:心中亦惊亦喜,惊的是李次中如成本堡之敌,则成了心腹大患;喜的是李次中代报了伤肩之仇。

    李仲华面虽含笑,然而心内暗暗惊异著,怎麽今日如此得心应手,身法之变换,招式之灵活,无不是顺手自然,一气呵成,悟出这是“补天九”之功:心中甚感“天游叟”。

    “铁爪鹰”卢春败得这麽惨法,心中甚是追悔不该轻敌,自己一身精绝内外功夫,并不比当今武林高人逊色多少,大意之下,失去先机,怎不愧愤欲死?

    李仲华面对颓丧著脸的卢春,及满脸愤容的二鹰,微微含笑道:“在下敬告三位,以後千万不要妄入人罪,须知祸从口出,怨由自我,三位明白人,当不难忖出道理,至於昨晚之事,在下实在不知,只要三位费时探索,自会寻出端倪。”

    此话听入三鹰耳中,想想也是道理,人家既未参与其事,何能硬指是他的所为?不过昨晚亲见那负伤汉子望他存身院中落去,怎麽他说不知?内中必有蹊跷,看来自己三人当要费一番心机,才可水落石出了。

    当下“秃鹰”徐康拱手道:“既是如此,咱们未免情急莽撞了,容再相见。”说著又与燕鸿拱拱手,三鹰转身急窜而去。

    燕鸿这时笑道:“李兄,昨晚之事勿见笑兄弟以黑吃黑,其实内中大有文章,待去寒舍後,再把详情告知以解狐疑。”

    李仲华微笑道:“小弟初涉江湖,对於武林干戈纷扰丝毫无知,但知事出有因,燕兄昨晚之举定事关重大,小弟远来是客,可是局外之人,还是不与闻为是。”

    燕鸿笑笑,也不再言,遥步江畔撮唇一个嗯哨,其声清亮,遥送对江,忽见对岸芦苇中驶出一条小舟,箭矢飞快地穿来,须臾小舟傍岸,只见舟中走上两个三句上下青衣短装大汉,礼貌甚恭,敦s驴麻药上舟。

    李仲华向燕鸿逊让一会儿,当先踏入舟中,燕鸿同一青衣汉子相继登舟,另一青衣汉子牵著两匹骏马顺著江畔走去。

    舟行似箭,甚为平稳,波平浩藐,水光接天,两岸柳丝飘忽,夹植桃树数株,红蕾欲绽,景致嫣然。

    李仲华只顾眺览江上烟波,燕鸿立於其後,默默沉思,他在思索李仲华才对敌手法,似乎是西昆仑“鹤云上人”绝门手法脱胎而来。

    “鹤云上人”五十年前已成武圣,生平末收徒,只是听其父“翻天掌”燕雷述说,其手法燕雷早年偶遇见“鹤云上人”与人交手,在旁偷习得两招,似是而非,虽然如此,威力奇大。

    如真李仲华是“鹤云上人”门下,要拉拢他自是一桩难事。

    舟一靠岸,燕鸿当先掠上,一回头李仲华己立在身後不及半尺之处,身似飘絮,丝毫不带出半点声息,燕鸿心中大惊道:“此人真个武学不俗,我不要引狼入室,替本堡带来无穷隐患,弄巧成拙那真划不来咧!”

    燕鸿乃小一辈人物中城府最深的人,心内暗暗吃惊,面上可毫不显出,反微笑道:“李兄,由此入堡不远,我们安步当车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武陵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