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第二页,系阐明“九曜星飞十三式”武功源流,暗合阴阳五行,夺天地枢机之变化,大意云:“阴阳者,天地之枢机;五行者,阴阳之终始;非阴阳不能为天地,非五行不能为阴阳;故人者成於天地,败於阴阳,由五行从逆而生焉;故诣武学者,不可不明此理……天地有阴阳五行,人有血脉五脏;五行者金、木、水、火、士:五脏者肺、肝:心、肾、脾;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士生金,生成之道,循环不穷;肺生肾,肾生肝,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上下荣养,无有休息……五脏五行,相成相生,书夜流转,无有始终,从之则吉,逆之则凶,天地阴阳,五行之道,中舍於人,人得之可出阴阳之数,夺天地之机,五行之要,无终无始,神仙不死矣!……”等语。
李仲华本极聪颖之人,立时悟彻精奥,细观那十三徙式,无不玄诡奇妙,几经揣摩,每一式均有相生相克之理在内。他照式练习,初练时甚为艰难,与平时所学武功大反其道,殊感鳖扭之极,故“九曜星飞十三式”也可称之“反五行阴阳手法”。
要知“天游叟”尽三年心血,创研十三式悉为克制“鹤云上人”奇绝天下“先天太乙掌法”哪能不威厉无信?
指生锐啸,掌化天是,由此可是李仲华先师,武功也是出自西昆仑。待到李仲华将“九曜星飞十三式”运用得纯熟自如,已费时两日两夜,只见他手随身动,空室雷鸣,嗡嗡不绝。他自觉纯熟,便立即收势,但一个念头闪电泛起,令他欣悦中带著懊丧之感,忖道:“我自知一身武学已臻上乘,但又有何用?再过几日若不重见天日,还不是如同他们化成一堆白骨,含恨地下?”
他随即又想到,万一他永生不能出困,也就留下姓名刻於铁壁上,以待後来者有所知之。他不知他那引气归元坐功,可以苟延性命多久?
人一在危难之时,往往想及身後之事,李仲华一想定,飞步来在铁壁前,力贯两指,落指如飞。只觉如同奏刀刻石,火星直冒,壁上顿时便留下雨分深字迹,李仲华不禁一怔!遂不料功力会精进如此?
他原不过是试试而已,他幻觉中指力可透铁壁,却不料竟成为事实。他不禁狂笑出声,声荡地室,气流弥漩不至,李仲华竟笑极噙泪,也不知他是欣悦?抑是悲痛?外人无从得知。
突然……
隔壁地室忽传出一声音道:“甚麽人在此狂笑?是嫌死得不快麽?”音调森冷,而微现颤抖。
这无异是空谷足音,李仲华大为兴奋,即是明知要死,趁著有生之时,有伴晤谈,也可稍慰孤独寂寥。
於是李仲华足下如行云流水一般,晃进隔室,他一跨入,竟使他大感凛骇。只见这座地室较自身所处尚要宽大,室内尽就目力能见者,枯骨就有数十具,腥腐臭气洋溢弥漫,可见“翻天掌”燕雷居心狠毒,令死者冤沉海底,长埋地室,若不是亲眼得见,几无人能信。
他一面走一面喊道:“室内是甚麽人?”
“就在墙角,你不会走过来麽?”那人回话,声音冷峭异常。
李仲华循声前视,果见一人倚在墙角,长发披肩,面部几乎是被乱须遮没,双眼洞凹,蓝光闪开,形态甚是可怕,只见那老人望了他一眼,问道:“小夥子,你也遭无妄之灾了麽?”
李仲华惊疑地点点头道:“老人家,你来此有多久了?”
老人淡淡一笑,目光微露得意之色,道:“我麽?大约有十年了,眼见他……”说著,用手一指室内皑皑白骨道:“後来者,一各各无声无息地死去,想不到我这老不死的尚能苟延如今,不过太寂寞了,很久未听见人声,所以召你来谈谈……你也活不了多久,他们都没有超过七日。”
李仲华一听他能活到十年,真是奇迹,不由增加他能不死之信心,便笑道:“你老人家一定是武林奇人,不然何以能支持到十年?”
老人点点头道:“你说得不错,我老人家武林奇人之名当之无愧,但他们始终认定我老人家是个恶魔,其实这也难怪,我老人喙唷杀无度,不过没错杀一个好人。”说时,一片惘然之色在他蓝晴中露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武陵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