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黄霄乖巧之处,因为他初觉对方纸剑以上,似有无穷粘力,把自己青钢长剑粘住,然后便往外猛震。
如此情形之下,胜负全在双方内力强弱,弱的一方,剑儿必告出手。
“神剑真人”黄霄心中已觉恐非对方之敌,手上更是觉得压力奇强,根本持不住长剑。
江湖中争斗,胜负原属寻常,但若一招失剑,却使自己羞辱太甚,无法再在武林立足。
黄霄利害既明,遂灵机一动,不再勉强持剑,索性顺着黄衣书生的纸剑所震方向,连人冲去。
这是一个聪明办法,叫做“借力卸力”,解消了对方纸剑上的千钧暗劲。
但黄霄心中明白,这种情势,最怕跟踪追击,对方若乘自己立足未定之际,再加上一记杀手,自己便难逃劫数。
故而,他在去势将尽,双足尚未着地的刹那之间,青钢长剑忽由右手交到左手,用反臂发招,一式“倒卷飞虹”,剑光电扫。
这一招用得既够妙,也够快、够狠。
但任凭他再妙、再快、再狠,结果却全归无用。
因为黄衣书生见“神剑真人”黄霄,连人带剑,一齐飞出以后,只是手横纸剑,微笑傲立,根本就不曾象对方所料的,跟踪追击。
黄霄一剑扫空,黄衣书生失声笑道:“道长这招‘倒卷飞虹’,用得极妙,只可惜……”
话犹未了,当空精芒电掣,又复剑气如山。
这就叫“羞刀难入鞘”,黄霄一剑扫空,再听得黄衣书生以话相讥,遂先脸上“烘”地一热,不顾一切地,挺身发剑。
“飞龙闹海”、“月冷千山”、“潮涌钱塘”,三绝招回环并发,把黄衣书生的英挺身形,完全笼罩在无边剑影之下。
这是“神剑真人”黄霄自创的“追魂三绝”,委实威力凌厉,变化灵妙。
寻常人物,固然难接其锋,但黄衣书生却是大大行家,根本就未把对方这“追魂三绝”看在眼内。
他只是纸剑微扬,写写意意地,在身前虚书了半个圈儿,便把“神剑真人”黄霄的连施三招威势,一齐轻加消解。
黄霄钢牙暗挫,豁出一切不顾生命地,又复一剑接着一剑,宛若狂风暴雨般,连攻八剑。
这八剑连发,隐含阴阳生克,竟在黄衣书生的前后左右,布起了一座八卦剑阵。
黄衣书生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走生门,避死门,闯景门,攻伤门,旋乾转坤,拒离御坎,于一展眼间,便脱出对方的“八卦剑阵”以外。
“神剑真人”黄霄见自己业已施展了看家绝学,仍告无功,遂知这位黄衣书生,在剑术一道的造诣之上,比自己已岂止高明十倍?
他正在惊心,黄衣书生扬眉叫道:“道长,你第一次一剑,第二次三剑,第三次八剑,业已接连攻了我一十二招,我且还敬三招,以凑满彼此动手前,所定的十五回合之数!”
语音甫落,纸剑轻扬,但并未挺身进招,只在相距丈许以外,又慢又轻地,用纸剑尖向黄霄虚空点了三点。
黄霄听得对方要想还招,心中颇为紧张。
因十五回合,仅剩其三,对方如若不胜,便无法食言,必须将鞍旁所悬的前古神剑赠送自己。
此可见,对方在这最后三招,也就是仅仅向自己所攻击的三招以上,必出全力,威势之强,定将石破天开,凌厉无比。
“神剑真人”黄霄心中戒意既深,自然功行百穴,气贯周身,集中了全副精神,准备应付。
谁知对方话完剑起,并未进身,只向自己遥遥虚点三剑。
双方相距,足有一丈七八,慢说对方只是作势虚点,便算他隔空吐劲,也到不了这等远处。
黄衣书生三剑点过,“神剑真人”黄霄果然毫发无伤。
他见对方果系虚招,则用意已甚显明,是表示轻视地羞辱自己。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诸葛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