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青萍(229)

2025-10-09 评论


    独孤策等,见状之下,这一惊非同小可,赶紧各展绝世轻功,飞也似的扑奔古洞。

    他们到达洞口,见了石上留言,方知大悲尊者及“三奇羽士”南门卫,是自行移石封洞,业已双双道成,离却浊世。

    独孤策与独孤兴怆念师恩,均不禁悲怀难抑地,拜倒洞前,放声痛哭。

    两人哭得声泪俱竭,独孤兴方语音抽咽地,向独孤策发话说道:“大哥,两位老人家既已成道,我们哭死何益?还是细看留训,继承遗志要紧。”

    独孤策闻言,也就强抑悲怀,泪眼模糊地,与独孤兴一同细看大悲尊者及“三奇羽士”

    南门卫等在石上所留训示。

    这两位老人家所留训示之中,只是勉励独孤策、独孤兴师兄弟,善自奋发,秉仁心,行恕道,为莽莽江湖,扶持正义,并未有什么特殊传授。

    但训示末后,那位以“神卜”著称的“三奇羽士”南门卫,却特别留给独孤策八个字儿,写的是“英皇好合,一剑成名。”

    独孤策看得茫然,心想“英皇好合”一语,似是南门师叔预示自己与慕容冰慕容碧姊妹,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意,但“一剑成名”,却极难解,田翠翠行前虽曾把前古神物“青萍剑”

    慨赠慕容冰,但此剑已被自己失去,落入“百花公主”夹谷妙之手,难道竟能珠还合浦,并使自己成就什么莫大功业?

    看完训示,独孤兴与独孤策商议,要不要设法弄开大石,入洞一瞻两位恩师遗容。

    独孤策想了-想,摇头说道:“佛家寂灭,道家飞升,这种最高功果将成之际。最忌尘扰!两位老人家如今虽已解脱,仍似不加惊动为妥,否则老人家们又何必移石封洞,与我们吝见一面呢?”

    独孤兴听得点头说道:“大哥所见极是,青雕既不在此,我们还应该仆仆风尘地,奔赴‘野人山’,方不致耽误了‘天南大会’。”

    独孤策一算时日,果极匆迫,师兄弟遂双双下拜,叩别恩师,离却“昔陀”渡海西去。

    途中,独孤策自然把前在“离魂谷”分别以后的各种经过情形向独孤兴详述一遍。

    独孤兴听到他“罗浮”跳崖,巧遇“半奇老人”南宫珏后,便向独孤策伸手含笑说道:

    “大哥,南宫老人送你那柄折扇,是否带在身边?”

    独孤策闻言,遂取出那柄湘妃竹折扇,递给独孤兴观看。

    独孤兴展开折扇,只见一面是画,一面是诗,画是一枝白梅,几撤墨兰,数丛黄菊,三竿朱竹,诗则是首七绝,字作南宫草书。

    独孤兴辨认出写的是:“兰菊竹梅寓意深,南宫费煞苦精神,谁能尽得其中妙,便是江湖第一人。”

    独孤兴看完以后,扬眉笑道:“好个‘便是江湖第一人’,这位南宫老人家,口气真不在小。”

    独孤策点头笑道:“南宫老人垂死赠扇之时,曾说这柄扇儿,代表他毕生心血。”

    独孤兴皱眉说道:“一代大侠的‘毕生心血’四字,应该分量极重,但我却除了一点怪事以外,根本看不出这柄扇儿,有何奇妙之处?”

    独孤策含笑问道:“贤弟看出了哪点怪事?”

    独孤兴指出那首草书七绝的起首四字,应声答道:“按照春夏秋冬的四时区分,应该是‘梅兰竹菊’,但南宫老人却写作‘兰菊竹梅’不是有点怪么?”

    独孤策“哦”了一声,摇头笑道:“这不是怪,这只是为了诗的平仄,才故意颠储,倘若写成‘梅兰竹菊’寓意深,便觉拗口,与下面一句‘南宫费煞苦精神’合不上了。”

    独孤兴静静听完,含笑说道:“大哥,我不同意你的意见,因为‘梅兰竹菊’虽然与这首诗儿的平仄不合,但‘兰菊竹梅’依旧微拗,真正咬文嚼字,应该写成‘菊竹梅兰’才觉顺当。”

    独孤策悚然一惊,点头说道:“兴弟说得极对,这样看来,南宫老人是有意写成‘兰菊竹梅’的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诸葛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