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磊道:“琦恩本系宗亲,他未必与前明叛逆勾结,或系受人愚弄误中奸计。”
石振远道:“本镇听琦恩总督说是受了明相之命。”
孔廷芳不禁一怔,道:“口说无凭,石大人可要谨慎,但不知石大人奉命,总督是否有合檄文书?不然石大人恐受株连之祸。”
石振远只觉背脊上泛升一缕奇寒,忙道:“本镇一生行事谨慎,若无令檄岂能妄自调动兵马。”
“那就好。”孔廷芳颔首道:“石总镇可否将令檄借来一阅?学生有几句话不知石总镇愿不愿听?”
石振远道:“孔大人有话请说,石振远洗耳恭听。”
孔廷芳道:“但愿出自下官之口,入石大人之耳,慎勿外泄,否则石大人无法保全首级。”
石振远闻言不禁面色一变,知事态严重,忙道:“本镇守口如瓶,决不外泄!”
孔廷芳略一沉吟道:“石大人方才说琦恩总督乃系受明相之命?”
“不错,令檄中亦提及此言。”
孔廷芳微笑道:“下官只说八个字,石大人可曾听说过‘功高震主,觊觎神器’这两句话么?”
石振远面色大变,忙将总督发来令檄文书及一封新函递与孔廷芳。
令檄文书及私函果有奉明珠恩相亲笔手谕字样。
孔廷芳不禁慨然长叹道:“明珠相国倘确有篡弑之意,恐株连之祸将不远矣。”
萨磊涞深目注石振远一眼,道:“孔大人,萨某恐石总镇祸不旋踵,性命难保。”
孔廷芳诧道:“这话怎么说?”
萨磊道:“若西华贼道事败,又知石总镇撤军,明相倘不先发制人,把石总镇杀之灭口,岂非自身岌岌可危,只有一法可救石总镇。”
石振远已面无人色,听有策可救,不禁大喜问计萨磊。
萨磊道:“简小千岁已兼程赶来,要不了日落时分便已抵达潼关,石总镇只把令檄私函送呈,非但无事,而且明相也不敢动石总镇分毫。”
石振远大喜,盛宴款待。
军令如山,华山围困军马不到两个时辰尽数撤回潼开。
中午时分,简松遥已自绕过潼关奔望华山涂中……
华山上清官内西华子重掌掌门,意气飞扬,异己者俱固守在百尺峡方圆十数内,凭险对峙,此无异于瓮中之鳌,伸手可擒。
不料闻得飞报官军尽撤回潼关而去,西华子闻言不禁呆住,道:“此是为何?万一被他们突围而去,如何是好?”急询问百尺峡情势如何?
门下答道:“长老们据险以守,弓弩矢石为坠如雨,高黎三位老前辈率众奋勇上扑,但仅及半崖又退了下来。”
西华子道:“速请三位高黎老前辈返来有要事商议。”
门下领命飞奔而去。
噩讯又传,报知突围逃出的开明道人奔往京城求援,追杀开明道长之人,迫至距京城百里之外正要得手之际,不料遇上三个大内高手拦下,其中一人系铁侍卫首领萨磊,将开明道人带往京城。
西华子有种不祥之兆遍布全身,浑身奇寒,面色泛青,半晌不语。
这时高黎三怪赶回上清宫。
三怪均是皓首银须,却肤色黧黑,高瘦嶙崎,双眼洞凹炯炯,慑人心魄,锋袍垂飘,眉宇之间泛布森森杀气。
大怪道:“西华掌门,百尺峡指日可下,何故将老朽三人请回?”
西华子告知其故。
三怪不禁面面相觑。
老三不禁面色一变道:“事有不妥!”
老大喝道:“什么不妥?”
“事很显然明白,潼关总镇石振远奉了琦恩令撤调遣兵马,如今又急撤回,倘不是奉了琦恩之命石振远怎有此胆子?再说开明道人已被萨磊带回宫中,两件事凑在一起,可想过半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武陵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