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房内外文武官员多达卅余名,均为二品以上大员,面色沉肃,鸦雀无声。
晚上圣上召见,显然定有大事,明珠端坐于朝房内一把太师椅上,面色仍是那么从容镇定,不时微笑向身旁官长低声细语数句,但却腹内宛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乱转。
这时,内廷禁宫一条长廊上,石栏旁放着一张湘妃竹榻,塌上直挺挺地躺着一人,正是那陕甘总督身旁戈什哈宣得胜。
他睡得好甜,鼻息可闻。
四名大内侍卫及一名老宫监正静静等侯着宣得胜醒来。
宫监低声道:“差不多了吗?”
一大内侍卫轻笑道:“已点开睡穴,尚喂服醒酒药,立即便会醒来。”
“那就好。”宫监道:“咱家恐万岁爷发急。”
突然,只见宣得胜伸手擦了擦眼皮,喃哺自语道:“好睡,怎么睡着了。”两眼一睁,不禁面色大变,猛地原身立起。
一大内侍卫沉声道:“宣得胜,此乃紫禁大内,快随我等去见皇上。”
一听去见皇上,宣得胜更为之神色惨变,低应了一声:“是!”俯首贴耳随去。
康熙帝正在内殿与清莲格格及泰亲王密议,目睹宣得胜紧随宫监及四侍卫入殿立即止口。
宣得胜行礼如仪。
康熙爷道:“你就是琦恩跟前的宣得胜么?”
宣得胜叩首道:“奴才正是宣得胜。”
康熙帝将封信函抛在宣得胜面前,沉声道:“琦恩是不是命你带这封信送交相国明珠?”
宣得胜入殿之前早就发觉密函已失,面色如土,连连叩首,道:“奴才该死!奴才知罪!”
康熙帝道:“你并没有罪,你只是奉命行事而已,朕现在要你去办一件事,你可愿意么?”
宣得胜顿首道:“奴才万死不辞!”
“好,朕也不罪你,事成之后另有封赏。朕问你,潼关之兵可是应琦恩之命围困西岳么?”
宣得胜汗下如雨,顿首道:“琦大人也是应相国之命才如此做的。”
康熙帝颔首道:“朕知道了,你相随琦恩年久,把此事原委就你所知,不得丝毫隐瞒,从实奏明。”
宣得胜知晓得虽不多,却尽其所知不敢隐瞒,一一奏知上闻。
康熙面色冷肃,点了点头,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宣得胜叩头谢恩,随着四名大内侍卫离去,尚自遍体冷汗,颤抖下止。
康熙皇帝震怒不已,意欲立即下旨将明珠处死。
殿后突转出太后连道不可,急则生变、力主慎重,先削弱明珠党羽再说。康熙沉思须臾,立命召见吏兵二部尚书。
朝房内忽闻召唤吏兵二部尚书,明珠不禁一怔,揣摸不出康熙有何用急,急趋前询问宫监,圣上外还有何人陪侍。
宫监答称不知,仅康熙帝一人而已。
明珠不禁心乱如麻,限看着吏兵二部尚书随着宫监离去,只觉自顾命托孤起,事无钜细均须经过他自己咨商,此乃头一次,深感天心难测。
约莫一个时辰过去,才见宫监走来宣召明珠相国晋见。
这一个时辰漫长如年,明珠未见两部尚书出来,不禁低声询问宫监。
那宫监答话时委婉闪烁,只说两部尚书已回府第,却不知皇上相召何事。这几日皇上心情不好,相国应答须谨慎小心。
明珠相国随入内殿,只见康熙帝一人秉烛观书,疾趋向前行礼如仪。
康熙帝和颜悦色赐坐。
明珠心头一块大石似落下一半。
康熙帝微微一笑道:“潼关总镇石振远为了何事调遣五万精兵围困华山?听说琦恩受卿家之请才令檄石振远如此。”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武陵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