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泪(27)

2025-10-09 评论


    进镇之后,摄魂叟朝街口第一家铺子的墙角一望,见墙角落只有一个小小的粉笔圆圈,方在皱眉欲语之际,身旁的长腿乞儿已忍不住低声惊呼起来:“怎么?竟是‘过而不留’?”

    摄魂叟点点头,一呶嘴,长腿乞儿连忙上前用衣袖将粉笔圈拭去,三人不停蹄地穿镇而过。镇小街短,仅眨眼功夫,已经走出镇外。

    镇外有两条路,一条是往少华的小路,一条是往太华的官道。依路口指标,神驼和大头乞儿已由小路绕直道往少华而去。看样子他俩可能是在追踪对方,而不是给别人在追逼了。

    因为最后的这一道标记已由“人”字形变成了“人人”字形,这正表示前行之人已加急追赶下去,大有欲罢不能之趋势。摄魂叟在看完之后,皱着眉头朝玄龙望了一眼转脸向长腿乞儿说道:“依大头所留标记看来,驼子他们所追之人相当重要哩。”

    长腿乞儿机伶之至,小眼一眨,已经明白师傅话中之意。连忙说道:“那么你老人家就赶上去看看吧。我和玄龙循着您老或大头师兄的指示慢慢前行就是了。”

    摄魂叟又吩咐两句叫长腿小心在意的话,两肩连晃,提着那双破草鞋,拍拖拍拖地眨眼没人小路尽头疏林之内。

    等到玄龙和长腿乞儿走入疏林,已是午茶时分,长腿乞儿指着一株拦路而生的枫木朝玄龙说道:“师傅要我们俩在这座林中等候呢。”

    玄龙闻言抬头,一眼瞥见光秃的枫树在离地两丈左右的干身上挂着一个黑漆斑驳的葫芦。认得正是摄魂叟之物,知道这是一种“见信而止步”的暗号。

    长腿从树上取下葫芦之后,二人选了一个比较隐蔽的所在,放下破席包坐了下来。

    玄龙天性好学,自摄魂叟传了他内功上初步的调身、调息。调心之后,遇有闲暇,便自勤不息。跟大头乞儿在一起的几天,大头乞儿几乎被他问穷了。大头乞儿曾经竖起拇指称赞他道:“小吊眼儿,你真行,着手不及一月,懂得的,已比我和长腿二人进门了二年所学得的还要多,再有半年下去,我和长腿可能还要向吊眼儿请教哩。”

    当时他虽然谦逊了一番,心底下去也兴奋不已。现在趁着休息无聊,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便向长腿请教道:“长腿师兄,师傅说初学静坐入定的人有两种通病,一是心神散乱,把持不定,再就是心神昏沉,容易瞌睡。以上两种现象小弟均已向大头师兄习得‘数息’之法,业已逐渐克制过来。现在次一步的‘止观法门’里的‘系缘止’却是始终无法做好,请问师兄,如何纠正?”

    长腿乞儿摆出一脸长者尊严,老气横秋地先说了声:“嗯,练来不足一句,能将初步功夫做得这样已经是相当难得的了。”

    玄龙看着他那副沐猴而冠的滑稽模样,想笑却又不敢。只有咬紧牙根,强忍住笑,恭谨地答道:“谢谢师兄褒奖。”

    长腿乞儿打鼻管里哼了一声,显得相当得意,这才高高兴兴地向玄龙解释起来:“人之身心,其劳逸之劳经常相反。身忙者心专,因无空旁涉遐想之故也。身闲者而适得其反。妄心好比顽猿,纵跃腾跳,愈想愈杂,欲止反进,奔放不已,这是入定者的第一道难关。所以,在内功修为上有‘系缘止’这个名称。

    妄心的活动,必有其对象,这个被想的对象便是‘缘’,如葛藤之牵附支架一样。假如我们心中忽想某甲,又想某乙,再想某丙……这样杂然无章的胡思乱想便叫做‘随意攀缘’。‘系缘止’的功夫就是要将万缘归一,像把一只极其活跃的顽猿‘系’在一根固定的木桩上一样。

    这种‘系缘止’的方法,普通有‘系心鼻端’和‘系心脐下’两种。

    第一种‘系心鼻端’的做法是要我们将一切妄意抛开,专心注视鼻端,观息出入,从无形至有形,再由有形至无形,以至不知其有息之出入,便算成功。

    第二种‘系心脐下’是想像息鼻如线,其细如丝,自鼻至腹,绵绵不断。上下流转,像观息出入鼻端一般,从无形至有形,再自有形至无形,以及不觉息线之存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慕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