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榜(179)

2025-10-09 评论


    两僧略停之下,马鞭挥处,便拟纵马超越而过。我当时心中一动,忽然想道:两僧来得突兀,且不去管他,两僧欲往何地,倒颇值得研究。世上事尽多巧合,难道他们也正赶往鬼愁谷不成?我已看出两僧身负超绝武功,正如两僧也早瞧穿我是武林中人一样。在当时那种情形之下,彼此之间已无秘密可言。前途人烟稀少,眼见两僧那种胸有成竹的沉稳神态,我立即有了决定:事已至此,我不应错过机会。于是我高喊道:‘两位大和尚暂请留步,在下有事相询。”

    两僧马缰一带,双双拨转马头,骑术之精,前所未见。当下由其中一名双眉较浓的红衣僧人在马背上打着问讯道:‘檀越何事见教?’我一面欠身答和,一面说道:‘请恕在下冒昧,敢问两位大和尚是到无定河去的吗?’浓眉红衣僧不假思索地稽首道:‘正是这样,檀越猜的一点不错。”

    两僧神态虽然冷漠,但举止却极为安详有礼,这一点颇令人宽慰。于是我便催马上前,开门见山的说道:‘在下略诸武功,自难逃两位大和尚法眼。现因一位同道友人功力丧失,拟往鬼愁谷觅取黑芝。由于路途不熟,甚感为难。既然两位大和尚也正前往无定河,可否提携同行?”

    浓眉红衣僧合什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檀越好说。’我高兴地道了谢,同时欠身道:‘这样说来,两位大和尚前面请吧!’浓眉红衣僧稽首道:‘那么贫僧等有僭了。’说着马缰一抖,便与另一位长脸红衣僧同时催马起步。上路后,我施出全力,方始保住没有落后;而两僧则始终从容挥鞭,驰驱得自然之至。

    最令人暗感惊异的,便是两借出奇的镇定。直到无定河浊浪在望,先后十来天,长脸红衣僧始终一语未发;而浓眉红衣僧则除了见面那天的一番对答外,也就再没有说过什么。两僧就河取饮,各人食用自备的炒米干馍。我也随行宿止,以事先备好的干粮充饥。

    一路无话,那天到达无定河边,突然刮起一阵大风。那阵突然刮起的大风几乎将我从马背上卷起,但同时也为我吹开了一个绝大秘密。那时两僧在前,我在后,三骑正成鼎足之势。狂飙过处,两僧袈裟倒飞过顶,背后内衣上,赫然露出两只金鹰!”

    武维之情不自禁地失声低呼道:“金鹰?就是他们两个?”

    “两只金鹰一式无二,均系以金线绣成,凌扑作势,栩栩如生。我立即明白过来,原来他俩就是姑姑所说的、风云帮龙坛十三金鹰中的第一鹰、第二鹰,少林众悟大师的两位师弟。两僧也许觉察到了,也许没有,因为他们一直没有回头。

    我在一怔之下,不由得迅忖道:他们既是风云帮的人,到这里来做什么的呢?风云帮主有的是与两极丹功效相近的一元丹,如果帮中有人功力丧失,也不至于舍近就远,来找黑芝呀!我立即又想道:难道他们此行是找‘人’而不是找‘物’不成?

    鬼愁谷住着有人,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可是,事实毕竟是事实,你不信也得信,结果我猜对了。鬼愁谷主,这四个字是我擅拟的。我既不知道他姓什么,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只好这样称呼他了。无定河边的景色,果如姑姑所说。荒山蔽空一片墨黑,河水傍山麓而流,浊浪滔天,势若万马奔腾。

    那是到达山下的第二天,天一亮,马留山下,人便开始徒步入山。两僧似有腹图可按,一路市形度势,行来毫不费事。越峰跨涧,走了约摸半日光景,前面山势突然一变。但见双峰夹峙,中间羊肠小道,宽仅容人。两僧稍稍驻足,旋即鱼贯着飞身扑进。小道迂回旋绕,或高或低,但宽度始终如一。这样又走了顿饭之久,忽然间视线一宽,一片鬼气阴森的谷地顿呈眼前。

    谷地形作椭圆,宽约二十丈,长约三十丈。除了谷地中间孤立着一座以黑石砌成的小堡之外,其他也无甚异处。我不禁疑忖道:这就是‘鬼愁谷’吗?正感百闻不如目见,忽见两名红衣僧身躯一矮,人已面向黑色小堡跪了下去。

    那时间,空谷岑寂,万籁无声。两僧跪处,距离紧闭着的堡门少说也有三丈之遥。我见了,不禁皱眉暗忖道:这是什么意思?一念甫毕,轧轧之声响处,堡门忽然打开。连忙抬脸望去,堡门前,业已悄然立着三人。左右是两名年约三旬上下的少妇,一衣红、一衣绿。姿色均极冶艳;中间则是一名身穿黑衣、面垂黑纱、身材奇矮的枯瘦老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慕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