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衫花满楼(234)

2025-10-09 评论

    “大胆!”楚冠英发声吼,稍闪身形,右手虚晃、往前一引,左手五指如钩,“嘭”的声、抓了广圭的后衣领,手指微动,点了他大椎穴,随即腕力猛吐,“嗨”的声,广圭身躯宛如断线纸鸢、凌空飞去。

    恰被九变神君乔斌适时赶到,一式“鹰搏长空”,腾身接住,待落到地上,广圭不禁心如死灰,叹道:“不期贫道命葬于此。”他忽地扬起左臂,挥掌往自己面门劈落,却怎奈穴道受制,一丝力气也使不出。

    但见乔斌淡淡一笑,道;“广圭道长,徒因道长一念之差,卖身红衣帮,虽因之造下许多罪恶,却也不致死;烦道长指点迷津;后山天师洞旁可有个隐蔽山洞?”

    广圭怔愕愕看着他,终于长长叹了口气,迟迟道……

    道教源远流长,可追逆至远古之三皇五帝。

    又有人云,商周年间,周武王兴师伐纣,命姜子牙为三军统帅;与通天教主交战中,请得老子一气化三清,创立道门,故道家尊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为教祖。

    一千二百年后,东汉蜀人张道陵始刨“五斗米教”,为人书符、念咒以捉鬼。降妖,祈雨、消灾治病,甚是灵验,乡民从之者甚众。民间相传手持桃木剑,捏诀步罡,捉鬼降魔的张天师便是张道陵之形象;当时,张道陵便是于青城山麓设坛讲道,被后人尊为天师。

    故魏晋南北朝之后又尊道教为“天师教”,尊张道陵为道教之鼻祖,由此正名为道教,虽金元后道教分为正一、全真两派,江湖武林中又崛起武当、龙虎山两家武林门派均称道家,然仍无不尊张天师为本派鼻祖。

    青城山腰混元顶下的峭壁间,沿壁有廊可通,赫然一座道观——常道观,又称天师洞,便是当年张天师设坛布道之处。常道观的主殿为三皇殿,重檐回廊,雄踞高台,气势宏伟;殿内供伏羲、神农、轩辕三座高逾两文的金身塑像,两旁灵官、降魔护法手中高擎法器,面目狰狞。

    青城山石径回旋,林木蔽天,深邃宁静,确不失为人间仙境,正是:山水萧条啼鸟歇,道门清静俗人稀。

    近几天来,虽表面上并不明显,但内行、明眼人都已察觉青城山突兀变得喧哗,热闹:人们不远千里从四面八方匆匆赶来!然而,来的这些人既非道门弟子,更不是些善男信女,而是一群佩刀挂剑的武林人物;他们亦不是来朝圣,祈灵,而是要把他人送上黄泉之路,或者干脆搭上自己。

    育城山仿佛成了江湖豪客们注目、啸聚的旋涡,这旋涡千回百转,终子向人们展示了它的中心——天师洞。

    谁也投有想到,事情竟是无意中发生的。

    粉面妖狸吕秀蝉妖艳、妩媚,婀娜多姿,尤其风流,确不失为人间尤物,随扑天雕秦怀德投靠红衣帮后,仅几天的功夫,便在这豪客啸聚的红衣帮总舵里找到了几个相好;正如玄智所说,金笛秀土廖仲英忒贪女色……最易坏事,当他发现吕秀婵后,恰似苍蝇见到了血,便即奋不顾身、捷足先登。吕秀婵人皆可夫,来者不拒,更何况廖仲英风流惆党,两人即刻如鱼得水。

    就在一双男女两情欢娱时,廖仲英便把从他父母闲谈间提到的“……帮主将皇室宝物尽集于丈人山腰的天师洞。”当作情话说了出来。

    吕秀婵初时亦未在意,逾时不久,廖仲英移爱别向,她只好再觅牛郎,仅隔日,鬼见愁史文通入选了。史文通功力深厚,即刻把吕秀婵带进了一个崭新的、美妙的境界,他几乎罄其所能,让她领略、体味到了超然的人间快活。

    于是,吕秀婵心荡神迷了,竟煞有介事地把廖仲英所说转给了史文通。

    史文通虽尚不敢打那些藏宝的主意,却以之为饵勾上两个富室美姬,且于心满意得、飘飘然之际,信口说与西川二鬼闵氏兄弟……

    凡世上风流男女绝不可能只与一二异性私通,其事势必添油加醋、越传越广。尤其是,西川二鬼原是锦屏山一带的成名巨盗,两兄弟仰仗武功超凡,做的是没本钱的买卖。红衣帮崛起泸山后,靖绥四野,两兄弟知道红衣帮主来头极大,又自觉武功较红衣帮内几位高手远逊一筹,兄弟俩略一商议,竟弃了江湖黑道生涯,投在红衣帮门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