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佛光(52)

2025-10-09 评论


    卜凡深深看了他一眼,目光自他面上转开,扫过那张琴,定在那两柄形状奇特的长刀上。

    无初大师的目光一直追随着他的目光,微微一笑道:

    “居士对武学一道也有所研究?”

    卜凡失笑道:“可谓一窍不通。请问大师,刀者,凶器也,大师在禅房内置刀,岂非于清修不利?”

    无初大师道:“这不是刀,是剑。”

    卜凡实在不能不吃惊道:“剑?”

    无初大师道:“不错,是剑。”

    九峰禅师淡淡道:“居士有所不知,扶桑之剑与中土有所不同,体微弯,单面开锋,很像唐时的狭锋单刀。”

    卜凡忍不住站起身走到木架旁,仔细看了好几眼,道:

    “刀……不,不,剑柄这样长,舞动起来岂非很不方便?”

    无初大师也走过来,慢慢抽出一柄剑,双手握住剑柄,两脚错开,随意挥动了几下。

    卜凡恍然笑道。“难怪,原来贵国的剑法是以双手握剑。”

    无初大师道:“居土又错了。”

    卜凡怔住。

    无初大师沉声道:“这不是剑法,是剑道。”

    九峰禅师道:“在老衲看来,贵国的剑道与中土唐时的单刀之法很有些相似。”

    无初大师道:“不错。剑道的确起源于贵国大唐之时的刀法。”

    卜凡道:“大师习练剑道,也是为了探求佛法?”

    无初大师道:“是。棋道、剑道、茶道,俱蕴涵有人生至道。”

    卜凡道:“烹茶、弈棋、刀法在敝国实在都只是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为什么一传入贵国,就都成了“道”呢?”

    无初大师还剑入鞘,回到矮桌前坐下,缓缓道:“贵国大唐之时,敝邦尚处于开化之初,视贵国为天国,故敝国国君曾十数次遣使来朝,并派遣国中智能之士前来大唐学习诸般技艺、文化,遣唐使每带一艺归国,国人无不殚精竭智而修习之,以期能从中探究天国强盛风雅之缘由,所以,这些在贵国为小艺,而在敝国则为大道。”

    卜凡愕然。

    扶桑之民的执著让他不能不吃惊,也不能不佩服。

    这样一个民族,是可敬的,也是可怕的。

    无初大师似乎觉察到卜凡在想些什么,淡然一笑,改变了话题:“道衍师每谈及居士,对居士之才能赞不绝口,很有欲在皇上面前保举之意。居士为何一直隐居在石花村,不出来做些事情呢?”

    卜凡微笑道:“在下过惯了清闲散淡的生活,再说,道衍大师的过奖之辞,在下也实不敢当。”

    无初叹道:“像居士这样的人才不能为国所用,在敝国可是一件很难想像的事情。”

    卜凡微笑,只饮茶,不说话。

    九峰禅师忽然道:“居士不是与几位朋友约定共谋一醉的吗?”

    卜凡怔了怔,失笑道:“正是,正是。在下听无初大师谈及扶桑风俗,竟是乐而忘返了。那几位诗酒之交一定已等急了。两位大师,在下告辞。”

    九峰禅师淡淡道:“老衲送送居士。”

    无初站起身,道:“小憎也送一送居士。”

    九峰禅师的眉头微微一皱,又展开,淡淡道:“今日与居士相约共谋一醉的,有没有那天在京城见过的上官公子?”

    卜凡又一怔,道;“没有。大师还记得他?”

    九峰禅师微笑道:“只因老衲从未想到过居士的朋友中还有那样的浮滑之人,所以印象很深。”

    卜凡一笑,道:“上官公子如果知道大师对他会有这样的评价,一定会很吃惊的。”

    九峰禅师微笑道:“是吗。”

    无初大师与九峰禅师送卜凡,一直送到山门外的怀远桥上。一路行来,只见山门内外比卜凡清晨来时更见热闹了。不仅香客比清晨时多了数倍,寺前高大的牌楼下,竟然还有三五个杂耍班子在卖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