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帮主目光闪电冷冷道:“你小子不必辩,至少,你冒名本帮弟子,假传竹节秘讯,是错不了吧!”
纪昭洵黯然一叹道:“不错,小可只是为了追查真相,刷清家父冤名,前辈应该原谅才对。”
“哈哈,原谅,以本帮家法,冒充本帮弟子,假传竹讯,就此一点,就该受戮头之刑,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纪昭洵剑眉一挑。冷冷道:“若白大侠未死,帮主恐怕不会如此震怒吧!”
于帮主狂笑一声道:“小于,你说得对,可惜白大侠死不能复生,我花子与白大侠有刎颈之交,今天只有拿你人头去祭灵。”
纪昭洵凄厉地大笑一声道:“帮主不怕真凶窃笑,白大侠死不暝目?”于帮主厉声道:
“白大侠隐居之处,除我及陆大侠外,根本无人知悉,除你暗逞心机探悉之外,还会有谁能找到……”
话声未完,纪昭洵长叹一声,截口沉声道:“本来小可不愿将线索说出,以免惊动真凶,以来日侦查,陡增困扰,现在小可不能不说了。”
话声一顿,倏对武当掌教问道:“道长寿高德劭,小可有一事相询,不知道长能否指导迷津?”
武当掌教道:“少侠请问,贫道当尽知而言。”
纪昭洵问道:“当今武林中,以箭作暗器,而且以此成名的,有哪几位?”
武当掌教一怔,道:“是剑?还是箭?”
纪昭洵道:“是弓箭之箭。”
武当掌教皱眉道:“少侠这问题问得太广,施用箭作暗器的武林人物,不知几许,贫道该指出哪一位?”
纪昭洵忙道:“晚辈只是问对此道有超类拔萃工夫的名家有几个?”
武当掌教沉思片刻之后,才道:“若指对此弓箭一道有异常成就的人,江湖中只有四位。”
“哪四位?”
“川南的‘穿云神弩’冷欣,川北的‘百步穿扬’郭文风,这二人在武林有川中双神箭之誉,另还有专以甩手箭作暗器,以三星夺月手法驰誉扛湖的北京李三仪,以飞蝗手法驰名的江南展无畏,除此四人外,余皆差上一筹,不胜枚举。”
纪昭洵点点头,倏对于帮主道:“武当掌教已列举嫌疑人物,小可不再多言,现在请帮主看证物。”
说着已从腰囊中掏出从白乐山尸体上取下的那支血迹斑斑的铁羽短箭,双手送出。
于帮主接过,凝视间,纪昭洵接着又道:“白大侠就死在此箭之下,假冒贵帮弟子,伪传竹节秘讯一事,小可不敢推诿,但若帮主允许以功赎罪的话,小可愿在一年之内,追出元凶,向帮主交代,以功抵罪,现在小可尚有要事在身,告辞了!”
说完,抱拳向在场的高手罗圈一揖,雍容堂皇而退。
他这份侃侃而言,无畏无惧的气度,使在场所有人不由心慑,一时之间,竟没有人出声阻拦,目送他飘然而逝,君山大会时因他这一来,草草而终……
纪昭洵一下君山,立刻心急似箭,直奔少林,他心悬母亲,又急于把这些线索告诉母亲,但纪瑶屏上少林又会遭遇什么呢?
时值隆冬,大雪纷飞。
嵩山的峰峦,粉装玉琢,已成为一片银色世界。
这种大寒天,根本不会有人进香朝佛,照说名垂天下的少林古刹,应该会比平日更清静了。
可是,情形却大谬不然,山道上不时出现少林寺的和尚,一批批上山,又一批批下山,形色间充满了仓促和紧张。
在少林寺中的大雄宝殿内,当今方丈百智禅师盘膝坐在一只蒲团上,神容肃穆而庄严,但若仔细观察,这位一代高僧的眉宇神色之间,却隐隐露出一份焦灼和不安。
近二个月的时光,为了极力搜觅发疯而又中毒的杨逸尘下落,已使这位高僧几乎寝食俱废,每日在大雄宝殿中,等候派出去的弟子回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