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笔春秋(142)

2025-10-09 评论


    那位袖手神医当时使的是“金笔笔法”中一招“千言倚马”,金笔一抖,有如一道明灭不定之光网,毫芒闪烁,令人目眩!

    不过,俞人杰一看袖手神医出手之架势,便已了然于胸。

    他知道袖手神医这一招显然不过是虚张声势,其真正目的,无疑是想打右首那位黑龙老人的主意。

    因为在以一敌二的情况下,当两名敌人同时攻至时,即使再笨的人,也决不会只迎战其中一个,而置另一个于不顾。同时,俞人杰看出,袖手神医虽然向左方发招,脚下并未向左方跟着移出。

    果然,一招点到为止,左首的白龙老人正待扬掌向那支金笔切去之际,袖手神医已将金笔飞快收回,一个大转身,继以“金笔笔法”中一招“一笔雕龙”,迅若毒蟒吐信,蓦向右首的黑龙老人分心点去!

    在战略动用方面,这位袖手神医一些没有犯错。

    他错的是:“金笔笔法”中的“一笔雕龙”根本不是如此出手!

    前此,在隆中山脚下,俞人杰解决那名巫溪老怪,最后用的也是这一招,但当时他如果要像袖手神医现在这样出手,恐怕那名巫溪老怪至今仍会好好活着,被解决的反是他俞人杰都不一定!

    因为练武之人,在对敌动手之际,防护最周密的地方,是眼、喉、胸、腹等数处。

    同样的,这数处地方,也是任何一套武学,开宗明义就会研讨到如何攻取的优先部位。

    用兵讲究虚实之道,武功亦然。

    在正确无误的金笔笔法中,这一招一笔雕龙之运用,应该跟写一个“之”字时着笔相同。一招三式,连续使出。起手第一笔,应先点向对方额际,然后,向左一带,向右一横,掠过之部位,是敌方之咽喉,待敌人全力来化解以上这两式时,最后一式,方以四笔撤招之姿态,向对方下腹一笔捺去!

    这样出手,正合上兵法中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使敌人防不胜防”。要假如像袖手神医现在这般迳向敌人心窝点去,除非对方是个木头人,那还差不多。否则,武功这一道,就根本用不着讲究什么章法了。

    结果,袖手神医一笔点去,黑龙老人仅一个闪身,便将一把名实不符的一笔雕龙化解于无形。

    袖手神医一笔点空,身躯跟着往前一倾。黑龙老人于闪身之际,左掌一划应领眼神,右掌闪电劈出。袖手神医可能因为相当信赖那册纵横谱上所载招式之威力,这时见绝学无功,不由得步骤大乱。

    他虽凭一身原就不弱的武功根底,以一式脱袍让位躲开黑龙老人一掌,但他急切之间忘了身后尚有一个白龙老人。

    就在他身形一转准备撤退的当口,白龙老人一掌正好适时递至……

    袖手神医身中一掌,自无法支撑下去,勉强提足一口真气,金笔虚虚一划,全身凌空拔起,轻烟般向庄后疾射而去!

    一干庄丁们见主人已经离去,一声呼啸,纷纷返奔入庄。

    庄内虽然仍在到处冒烟,但火势已不若先前那般炽烈。

    双怪眼看着袖手神医及那批庄丁先后离开广场,并未从后追赶或阻拦,两人并肩站在当地,呆呆地望着庄内出神,有如一对分披着黑白长袍的城隍神像。

    这样过去了足足一袋烟之久,两怪突然同时转身,两张满是皱折的脸孔,神情凄楚,老泪纵横,互相凝视了片刻,终于又像头痛哭起来……

    神刀太保吃了一惊道:“这是怎么回事?”

    俞人杰摇摇头道:“闲事少管,天色已经不早,我们也该回城去了!”

    子母金梭悄声道:“那件事怎办?”

    俞人杰喘了口气道:“只好留到朋天再说了。”

    一路上,三人谁也没有讲话,大家在回味着刚才的种种情景。尤其是双怪最后之举动,尤为令人不解。他们既非为了求医或寻仇而来,却将一座太平庄闹了个天翻地覆,最后,袖手神医负伤败阵,他们不追赶,却在原地痛哭,这种事设非亲目所睹,真是谁也无法相信。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慕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