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笔春秋(89)

2025-10-09 评论


    俞人杰微怔道:“连本教中都得尽量避免?”

    苏金凤点头道:“是的。”

    俞人杰惑然道:“什么道理?”

    苏金凤苦笑道:“很多事情,我都没有时间跟你讲,这便是其中之-你还记得总坛三堂主的名称呼?”

    俞人杰眨着眼皮道:“‘金笔堂’、‘血掌堂’、“蛾眉刀堂’,我有没有记错?”

    苏金凤点头道:“没有记错。”

    俞人杰接着道:“三堂之名称,跟这有什么关系?”

    苏金凤道:“关系是这种太极令在教中说来虽然极具权威,但在三堂方面,却有一部分人,已因权力倾轧之结果,对它失去应有之敬意,你要是正好碰上这一部分人,届时岂非弄巧成拙?”

    俞人杰道:“蛾眉刀堂的人敢跟这种太极令公然为敌?”

    苏金凤道:“公然为敌不至于,但使点小小心眼儿,总是免不了的。那你又何必太平日子不过,自己找麻烦?”

    俞人杰点点头道:“既然如此,我记住万一遇着教中人,在对方身份未明之前,绝不将这支太极令随便显露就是了!”

    苏金凤皱了皱眉头,又说道:“这种事其实并不忙在一时,像这么冷的天气,这样大的风雪,天色又这么晚了,就等到明天动身不行么?”

    俞人杰望望阁外灰黯的天空,点头道:“也好,明天再走了。”

    第二天,俞人杰冒着大风雪,单骑离开襄阳,带着三百黄金,取道前往豫南,准备去上蔡四方堡,向那位“杜门秀才”温思广买取恩师“逍遥书生”及“天山三义”目下之行踪。

    近午时分,渡过汉水,走上官道,行没多久,来到一座树林附近。

    俞人杰伸手抹去脸孔的雪花,心中正在喊冷之际,忽从道旁林中悄没声息地一下跳出两名短衣大汉。

    坐骑受惊,双蹄并举,希聿聿一声长嘶,俞人杰差点没给摔下马背。那两名汉子,脸色枯黄如蜡,衣着单薄破旧,年纪均在四十上下,一人执着一桑木扁担,神情虽然寒伦狼狈,却故意瞪大一双眼睛,摆出一副恶狠狠的狰狞之相。

    俞人杰目光一扫,顿时了然于胸,当下勒住坐骑,微微一笑道:“两位意欲何为?”

    其中一名汉子,不住打着哆嗦,几乎连手中那支扁担都有点把握不牢。

    另外那名汉子则将手中扁担比了比,色厉内荏地哑声喝道:“朋友最好识相一点……”

    俞人杰从怀中掏出一把碎银,同时自衣底缓缓掏出那支神仙笛。

    他暂不答话,先将神仙笛奋力一挥,向就近一株树干砍去,只听轰然一声脆响,那株碗口粗细的树干,应笛折为两段!

    两名汉子脸色骇然一变,转身便想奔跑。

    俞人杰沉声喝道:“别走!”

    随着喝声,左手一扬,抛出那把碎银。两名汉子转过身来,怔怔然呆立着,谁也不敢上前捡取。

    俞人杰朝银子一指,缓下脸色,正容说道:“这几两银子,当够你们熬过这个冬天,不过务请记取,年富力壮,万事可为,铤而走险,终非久计,假使你们还有一点感激的意思,即请从速改过,切勿蹈今日之行径!”

    语毕,马腹一夹,继续向前赶去。

    正午时分,抵达双沟镇,风雪愈来愈猛,俞人杰见坐骑逡巡不前,不住昂首悲嘶,其状至为可怜,只得在镇上歇下脚来。这座小镇,总共不过四五十户人家。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一时之间也分辨不出,哪一间是商家,哪一间是住户,他只好先向镇头上那间土屋牵马走过去。

    敲了老半天的门,始终不见回应。俞人杰皱皱眉头,只得再换一家。

    第二家,情形一样。不过这一家虽然无人应门,门却似乎没有闩牢,他稍为用力一推,门就打开了。

    俞人杰顾不得许多,匆匆拴好坐骑,埋头冲进屋内,返身将大门关上,然后方朝屋中扫视过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慕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