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176)

2025-10-09 评论


    这三人正是南瑞麟袁秋霞及笑面书生祝效虞,自前晚步下终南,昨日薄暮时分,赶抵豫西灵宝县城,

    已是疲累不堪,在县城中投宿一家客栈,今晨薄晓,又自匆匆上道。

    朝阳薄雾下,笑面书生忽指在雾中透出一丝岚影,微笑道:

    “前面不远,就是老子骑青牛,留下道德五千言的函谷关。”

    袁秋霞娇笑道:

    “曾闻家父言及此关深险,久已向往,不意今日得能亲游目睹。”

    三人脚程本快,片时即临近关门,只见石山四绕,绝壁千仞,中藏一关,深险如函。

    函谷又名崤函,因其地临近崤山也,春秋战国时为洛阳天险四塞之一,即所谓:

    “左成皋,右函谷,前伊阙,后孟津。”

    关门此刻已开,三人走进关内,只见店肆少得可怜?行人亦复寥寥,朝阳映照下,关道黄尘涌漫,路旁树叶凋零,秋风萧瑟,不胜凄凉。

    三人正行之间,忽见迎面走来一个面色姜黄,年约五旬的老者头上长发盘成一圈大髻,步履轻捷沉稳,

    怪目闪闪发光,一望而知是武林中人。

    这若者走在三人近前,一眼瞥见袁秋霞背上玉螭剑,不禁收住脚步,睁着怪眼,直注视在姑娘脸上。

    姑娘被瞧得玉颊绯红,心中暗暗瞠骂道:

    “老贼,你敢觊觎姑娘肩头宝剑,姑娘非叫你喋血剑下不可。”正待住脚步叱问。

    南瑞麟早看出那老者神色诡秘,因须赶赴关林不想在路上多所牵缠,见姑娘柳眉一挑,忙拉了姑娘翠袖一把,低声道:

    “他既未招惹我们,犯不着与他呕气,我们赶路要紧。”

    袁秋霞哼了一声,又自望前走去。

    不到片刻,三人已走出关门,笑面书生祝效虞转面一望,只见那老者遥遥随在身后,微惊道:

    “那老鬼蹑踪我们身后,准是看上了袁姑娘那柄宝剑而来。”

    南瑞麟道:

    “祝兄可认得此人来历么?”

    祝效虞道:

    “见却未曾见过,但由他形像判断,可能为独行大盗,关西鹫鹰毕明,此人黑白两道均无往来,独断独行,形踪飘忽,出手狠辣,尤其他那‘黄蜂喂毒针’及一手‘阴风铁爪’最称‘阴毒’,我们三人须防他骤施暗算。”

    南瑞麟笑道:

    “我们施展轻身步法,瞧瞧他是否会知难而退!”

    三人步法一紧,飞云电掣般奔驰,祝效虞笑道:

    “只怕他不会知难而退,一经相中,宛如附骨之蛆般,摆他不脱。”

    袁秋霞小嘴一噘,叹道:

    “以三人之力,打发他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何必躲躲藏藏。”

    南瑞麟为之一笑,立时将身形放缓了下来。

    忽闻一声枭笑,由身后来路,望三人头顶上掠来,袁秋霞蓦觉一股急风向肩头袭至,不禁矮身一挫,双掌向上飞出。

    掌力到处,只见毕明微噫了一声,凌空疾翻,轻飘飘落在三人身前,阻住去路。

    袁秋霞差点着了他的道儿,不由气得粉脸通红,双足一踹,身形疾出,

    一声呛琅琅龙吟,剑芒星射,朝毕明拦腰卷削而去。

    关西鹫鹰毕明在函谷关时,就看出这三人均有一身上好的武功,但却为姑娘身上玉螭剑垂涎,心中不舍,是以遥遥蹑踪跟来。

    一见他们三人身形放缓,猛施出“鹫鹰摩云”身法,由他们头顶掠去,迅快出手望姑娘肩头夺取玉螭剑。

    他拿得十分准,自以为鹫鹰身法迅捷无比,又在猝不及防中,玉螭剑必然到手,若一到得手中,立即凌空翻出,往山坡下逸去,仗着山势峻险,加以自己地形稔熟,他们徒奈己何。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武陵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