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朽想在潼关再打住一天,后天起程,因为章洪断腕,自己所敷伤药不-,城郊有一祖传跌打损伤名医,明日老朽陪他去换药接治,免致残废,不知少侠意下如何?”
南瑞麟忙道:
“这是当然要治疗的,候大侠何必如此客气。”
候西道:“既是少侠俯允,再好不过,明日老朽等陪章武几人前去,少侠如觉孤寂,潼关之胜,最足一游,乘此去潼关之上眺览,藉以开阔心胸。”
南瑞麟微笑颔首。
一宿无话,黎明即起,金刀叟候西命店伙煮了一大锅小米粥,佐以潼关名产酱菜,如连皮笋,八宝小菜,十锦爪,五香贝工,酱苴莲等,爽脆鲜嫩,别饶风味。
食后,金刀叟与赵大成章洪自去,南瑞麟亦纺衫飘飘向东大街走去。
蔚蓝色晴空如洗,晨风习习徐来,街上店肆早已开市,人群如蚁,都是采购食物小菜的人来往不绝。
忽瞥见街侧“复太”药号及“同盛”商号之间,有株四五人可以合抱之半枯死古槐干上有一五六寸长二三寸宽深槽,不由好奇,细问行人,才知三国时马超追曹操至此,将长枪误刺其上,因此曹操得以脱险,
曹操事后封这棵古槐为树王。
南瑞麟向西关走去,潼关西关城垣最是雄伟,高可五层,上有“潼关”二字,笔力万均。
一登上城碟,遥见雄伟华山隐入苍茫晨雾中,潼关左依高岭,右依黄河,诚险胜之地,东南跨麒麟笔架二山,西南绕象山、凤山、嵯峨耸峙。
南瑞麟登高远眺,潼关八景在望,雄关虎踞,黄河春涨,中条雪案,秦岭云屏,禁沟龙漱,风陵晓渡,谯楼晚照,道院神钟等八景。
虽有数景非值其时,但隐约可想见其景之美,尤以黄河雄阔,浊流滚滚,蔚为壮观。
南瑞麟正在目旷神怡时,忽闻左侧衣衫挤招生风之声,不禁移目一望,见是一蓝衫中年文士,步向自己这边而来。
这文士两目点漆,三绺短须,面像英俊,显得他气宇不凡。
文士见南瑞麟投目望他,不禁微微一笑,驻足问道:
“潼关胜景,雄伟天下,阁下当有同感。”
南瑞麟颔首报之一笑,此文士亦不再走,与南瑞麟指点各处胜景。
这时,南瑞麟知道文士姓刘名翰生,是本城秀才,南瑞麟发觉刘翰生目光忧郁,不时负身凝望远处轻叹,先还不便启口相问,终于忍不住,便问他轻叹为了何故。
刘翰生凄然一笑,别首长吟道:
“义士今无古押衙。”
南瑞麟不禁笑:“刘兄当是伤心人别有苦衷,如蒙不弃,小弟自有法破镜重圆。”
刘翰生双目陡露光彩,惊问道:“真的吗!”倏然面色黯然,道:
“多少人为我的事,丧失了生命,难道又要令人送死不成,这使不得!这使不得!”
南瑞麟情急了耐道:“刘兄有何心事,姑且一说,只要在下力之所及,当有以报命。”
刘翰生见南瑞麟如此,慨然道:
“阁下当是侠士流亚,萍水相逢,怎好烦渎,不过刘某之事实在凶险过大,这样吧,刘某之事慢点再谈,先指阁下得一柄千年古剑,这事藏在刘某胸中已久,如不得剑,刘某之事如同镜花水月,说也无用。”
南瑞麟正苦无合手兵刃可用,不用喜生眉梢,催促刘翰生快说。
刘翰生笑笑,用手遥指东南一座树木森翳,-峨险峻山峰道:
“阁下看见这座山峰吗?此山名唤麒麟山,山中有座春秋楼,相传关公过五关斩六将时,在此曾阅春秋得名,楼前有口径丈古井,深可十寻,直通黄河水眼,
一柄古剑就在井中,阁下如通水性,便可一试。”
南瑞麟问道:“刘兄你怎么知道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武陵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