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件事情,我还没有问清楚。”
“恭候指教。”
“第一:我们柳头儿想知道,你们是否真有放人之诚意?”
“公冶长三个字作担保。”
“第二:我们柳头儿想知道,你们准备何时放人?”
“明天午后。”
老头头一点道:“好,一言为定!”
说着,手一伸,递出一个小蜡纸包,等公冶长接下后,立即转身向门外走去。
蔡猴子悄悄拢上一步,低声道:“待小人缀上去看看怎么样?”
公冶长侧脸微微一笑道:“怎么样?你以为捡到了一个软桃子,相信对方真是个好欺负的乡巴佬吗?”
蔡猴子脸一红道:“小人只是”
公冶长没等他说完,截口笑着接道:“这种事不必你操心,干你的活儿去吧!”
蔡猴子只好退去一旁。
公冶长接着也走了。
赌场子里热闹如故。
只剩下蔡猴子一个人,仍然站在大厅一角发呆。
他显然仍在为他们这位年轻的总管,为什么要放弃适才这种大好的跟踪机会,而暗暗纳罕不已。
左天斗的那张字条,是他拿去贴在太平客栈大门上的。
当时,这位年轻的总管,曾经悄悄交代他,要他贴好字条之后,就留在客栈附近,以便暗中观察是谁最后取走这张字条,以及将这张字条送去了什么地方。
后来因为他贪看热闹,一时大意,以致未能完成使命。
他承认那是他的错。
可是,如今机会送上门,却给白白放过了。这又算谁的错?
就算他蔡猴子不足担此大任,难道不能另派他人?
真是咄咄怪事!
是的,公冶长平白放弃这样一个大好机会,确属一大失策。
因为他如果接纳蔡猴子的意见派人盯在这个送药的老头身后,他将不难立即发现,他早先收下的会是两份什么药,以及服下这种药,会导致何种后果!
金光寺前的一片空地,是夏季纳凉的好地方。
到了夏天,每当天黑以后,寺前就会热闹得像座露天茶肆。
人多的地方,当然少不了一些卖零食的小贩。
一副卖藕片的担子歇在空地一角,一名乡巴佬似的老头正朝这副担子走过去。
卖藕片的小贩,是个中年妇人。
她抬头看到走来的老人,脸上登时现出一股难以觉察的笑意。
乡巴佬在担子前面站下,妇人低声道:“事情办得怎么样?”
“非常理想。”
“那小子没有看出破绽?”
“什么破绽?形状、大小,色泽,气味,完全跟真的解药没有多少分别,就是换了金五号,也照样会上当,何况小子压根儿就没见过这种解药……”
妇人四下溜了一眼,见无人留意这一边,低声又道:“刚才在如意坊对面的小面店里,你只出去了一会儿两份假药就弄来了,你究竟耍的什么手法?”
“要说穿,就一文不值。”
“为什么?”
乡巴佬笑笑道:“因为无论换了谁,都可以照样做到。”
妇人道:“这种药丸到处买得到?”
“正是如此!”
“这是一种治什么病的药?”
“济世堂的神仙通便丸,三分银子一颗。只要走进了老药铺子,要多少,有多少!”
妇人噗哧一笑道:“你也真缺德!”
她话才说完,忽又皱起了眉头:“这两种药丸看来相似,只是一种巧合,万一对方有人曾经服过这种丸,指出它的可疑之处,岂非前功尽弃?”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慕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