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楼吟(82)

2025-10-09 评论


    “大麻烦!”麻三喝了口酒说,神色顿时沉重起来。

    郭南风点点头,鼓励对方说下去。

    麻三说出来的故事,是这样的:原来舜耕山邻近瓦阜湖,地点虽然荒凉,土地却仍肥沃,丐帮在山脚下购置了一片土地,凡帮中超过五十岁的弟子,或身体欠佳,武功平泛者,都拨到这个分舵来种田养老。

    所以,这个舜耕小分舵,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而且入教特别多,总舵的长老们,每年只来巡视一次,平常分舵上完全靠劳力在舜耕山半山腰,住着一户过着隐居生活的大户人家,这家主人江老太爷曾在朝中做过大官,如今子孙也很发达,都是当朝的方面大员。

    江老太爷家财富有,虽然过的隐居生活,气派仍然豪华无比。

    全部问题就在江老太爷一日偶游后山,忽然无意发现一座玉矿,这座玉矿藏量丰富,出产的全是上等碧玉。

    江老太爷本已看淡世情,而且宦囊富足,吃穿不愁。可是,人就这么奇怪,江老太爷发现这座玉矿后,竟然性情大改,把这座矿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完全忘记这座玉矿能带给他什么,以他七十开外的年纪,那些晶莹碧玉又能伴随他多久?

    他暗中联络在朝为官的儿孙们,秘密重金请来四名玉匠和四名武师,开采的苦力工作,即完全委托丐帮分舵弟子。

    这项工作才进行五个岁月,第一批琢成的玉器中,就由四名玉匠依原玉的大小和形态,琢成“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十二生肖。

    这十二生肖,琢工精巧,惟妙惟肖,江老太爷爱不释手,视同连城拱璧.平常都盛放在一只垫了厚绒的漆盒中,除了至亲密友,从不轻易示人。

    丐帮弟子几乎清一色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日常清苦惯了,身体都还健康,他们从事这份劳力工作,取得一份意外收入,生活大有改善。

    五个多月来,按时作息,可说宾主相安无事。

    可是,上个月底,麻烦来了,江老太爷收藏在书房铁柜中的十二件玉器突告不翼而飞!

    发生这种大窃案,只要冷静地想一想,谁都不难明白,以府中门户之严密,必系内贼所为!可是,这个大胆的内贼是谁呢?

    江府上下,共有三十多口,除了两名伺候老太爷的小僮,谁也不能轻易接近老太爷的书房,而那两名书僮,才不过十-、二岁,都是刚懂一点人事的大孩子,既不懂玉器的价值,也没有这种需要,怀疑到他们身上去,当然不合情理。

    四名玉匠,都住外府厢房,食于斯,工作于斯,从不轻涉内院一步。

    他们的薪津都很高,膳食也很好,他们虽然知道那些玉器的价值,但他们应该没有偷窃那些玉器的胆量和身手,而且也没有藏放的地方。事后,江老太爷都搜索过了,证明这段期间,他们都没有离开过江府,他们住宿的地方,也一无所获。

    四名武师嫌疑更轻,他们四人分成两组,日夜两班交替,不是值班,便是睡觉,采矿的丐帮弟子五天休息一次,只有在休息的这-天,他们才有心情和时间,开怀吃喝一次。

    他们就住在四名玉匠的对面,室内家具简单,根本没有收藏一只漆匣的地方。

    至于内府的下人们,都是跟随江老太爷的老人,江老太爷对他们都很了解,毫无理由怀疑到他们头上去。

    最后,江老太爷想来想去,最有可能的涉嫌者,便落到那批丐帮弟子头上了。

    丐帮弟子,出身都不高,人人都跟一个穷字结了不解之缘,再加上那些丐帮弟子,多多少少都有一点高来高去的本领,更使江老太爷无法释怀。

    丐帮弟子一向穷得清白,担上这层嫌疑之后,身为分舵主的麻三,愁绪万端,欲辩无言。

    他本来的意思,是希望消息传去黄河总舵,派几名长老级的人物下来,替他们查清事实真象,万没有想到却先引来了丐帮之友的江南三侠。

    静静听完麻三的叙述,郭南风道:“江府请来的那四位武师,都是什么身份来路?”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慕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