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店中虽然简陋,却上了八成座,半数均是江湖朋友,正在议论江汉间事,口无忌惮,涎沫横飞。
岳洋独自站了一个座头,略略点了三两个酒荚后,用手支腭,沉思入神。
他思索着一件奇特且从未有过之事,他数月来,奔波数千里,竟未遇见过一个丐帮子弟,不知何故。
店内江湖人物酒后兴起,口音越说越大,刺耳已极,只听一人道:“江胥卒、洪占鳌并非等闲之辈,他俩吃了暗亏,焉有不报之理!风闻江胥卒与天南雪莲教、武当、峨嵋结盟,这三派都遣出高手前往夏口相助,大乱将萌,恐永无宁日了。”
有人接着又道:“与三元帮对阵的是一贺姓少女主持,武功与中原大相迥异,貌美手辣。数百年来武林只有正邪之争,如今竟黑白不分,愈演愈烈了。”
另一人笑道:“你何时起了这种悲天悯人之心?”
听了这些议论,岳洋不胜厌烦,心中思忖:莫非自己不告而别,兰姐以为我遭擒,芳心激怒,将一股怒气全部发泄在三元帮、黑旗会身上。
他有心返回夏日,无奈不愿中途而废。摇了摇头,心中自语:“此去武当甚近,大仇报后再返夏口也不为迟。”
此时酒菜已送上。他匆匆吃完后,立即登程上路。
虽是盛暑酷热,武当山却遍地清凉,松柏参天,密树森罗。
岳洋陷身武当山中,择径与其师无异,径往迎恩宫而去。
迎恩宫前,米襄阳手书“第一山”丈八石碑赫然在目。
岳洋急步走近,忽由碑后转出一个中年背剑道人,阻在岳洋身前,冷冷说道:“施主,意欲何往?”
岳洋见这道人神色不善,心中大忿,却藏而不显,只见他含笑道:“贵山胜地,千百年不禁游客,随意游赏,道长为何相阻?”
那道人冷冷望了一眼,道:“原来施主不知,这也难怪。本派三年前掌门人与三大长老相继解脱仙去,新掌门继位,目睹武林杀劫即将发生,是以严令本门弟子在山清修,亦婉拒武林朋友来访……”
岳洋笑道:“自惜羽毛,自是好事。但贵门新掌门接位,怎么武林各大门派概不知情?”
道人面色微变,复又正常,道:“此是敝帮家务事,用不着惊动各大门派。”
“既然如此,在下不好追问。在下不过是一游客,与贵派了无渊源,算不得犯了掌门禁例,道长见阻,未免似嫌画蛇添足。”
道人勃然色变,大喝道:“贫道毫未失眼,施主足下纤尘不扬,分明身负武功。”
岳洋笑道:“即便如此,又与贵道长有何干系?”
道人目中突然迸射出夺人神光,冷笑道:“在人檐下过,怎能不低头!阁下可是蔑视武当无人么?”说时探臂疾伸,长剑出鞘,剑气匹练般应手而出。
只见道人大喝道:“看招!”
一招“三环夺目”剑震三点寒星,疾点岳洋三处要穴。
岳洋恼怒这道人过于傲慢欺人,右臂伸出疾如闪电,身形疾快无伦地一闪,让过剑势,三指风点向道人执剑腕脉穴上。
道人料不及来人年岁轻轻,手法竟如此奇快,赶快撤剑换式,连出三招,只见长虹电卷,剑气森森袭人。
可是他竟无法避开岳洋奇诡之指攻势,如附骨之蛆,指风不离腕脉穴道,尤其岳洋步法如风,令人眼花,剑势招招走空。
道人变得胆怯起来,往昔功力亦减却三成,手法身形缓得一缓,只觉腕脉上突然一麻,长剑脱手。
岳洋剑法奇诡已极,手腕一沉,将长剑捞在手中,顺手挥出一招。
剑芒如万点银星顿出,只听道人一声凄厉惨叫,身形飞跃在七八步外,胸腹之间剑穿十数孔,鲜血泊泪流出,已然气绝。
此时,迎恩宫钟声急促骤起,四山回荡,传遍山谷,接着,宫内飞出七八位执剑道人,显然是这道者死前惨叫所引起。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武陵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