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在和节上……我也该去华山看一趟梅大姊。”
华山俗称西岳。
山在西安府华州华阴县南十里,为有别于山东八十里之少华,故又称太华。
唐武德二年,高祖皇帝曾于华山设祀,祈求永昌,上元初年,上驾复大举狩猎于华山南麓之曲武原。天宝九年,群臣请封西岳,玄宗以关中大旱,不宜行典而未果。华山自古以来,为兵家视为秦中之险,唐玄宗的华岳铭就这样说道:“群峰峻削,菡萏森爽,是日露岳,众山宅。”
伟哉此镇,峥嵘中土。高标赫日,半壁飞雨。
华山三峰有两种说法:
一曰中峰莲华峰,东峰仙人掌,西峰巨灵足,一曰中峰明星,东峰玉女,西峰芙蓉。较次者南有落鹰黑龙潭、仰天坪,北有毛女、云台、公主诸峰。公主峰因汉南阳公主避王莽之乱入此峰而得名。
中峰之东,昔仙人王遥与刁自然得道处有王刁洞,道家尊为太极总仙洞者,则在毛女峰之侧,西游记所载之花果山“水帘洞”,即在中峰之北。
汉武求仙,华山有神马奔出,其马出处,今称茂马谷,其谷在中峰之东的碧云洞旁。藏马谷向西,有名雾谷者,即后汉张超隐居之地,宋朝陈持老祖曾命弟子于谷中凿石定居而发现人工石洞,即张超石室。
明人顾祖禹形容华山有句云,登华岳之颠,俯视云烟,皆出其下,帝座微茫仿佛可通也。尔雅亦云,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名列武林六大派之一的华山派,其一派重地,即建于有称明星亦称莲华的中逢之顶。
华山中峰之颠,有一座“金龙宫”。
金龙宫宽广半里许,重楼叠阁,麟吐凰飞,屋宇连绵,恢宏无比。
金龙宫正门,南向而开。门前是一条碎石通道,道旁矮松成荫,杂生修竹。通道末端,便是下峰的斜坡。坡绕峰腰盘旋而下,中历怪涧奇壑,为数千进,错非绝佳身手,莫想登得一步。
进了金龙宫门,是一片大院落,院中遍植奇花异草,姹紫嫣红。四时飘香,登阶而上,是一所宽容百人的议事厅,为该派遇有大典全派集议之所,大厅两侧各有便门一道,左通剑院,右通灵园。
剑院成椭圆蛋形,周围是四五十间静室,静室拱卫着一块二十来丈宽阔的草坪。草坪是练剑场,静室则为门下弟子行功之所。
灵园共分三进,最前面是餐轩,中间是养心阁,最后进是谢尘馆。第一进是全派弟子食膳之所,第二派进是全派弟子眠宿雅舍,第三进则是华山派有名的“五剑一朵梅”的养真之处。
谢尘馆形若梅开五瓣之状,馆心筑有一塔,塔高十余丈,登塔之尖,俯瞰整个金龙宫,了若指掌,塔顶有一间静室,依例为历代掌门人住用。华山五剑分住于五瓣梅扇之内。
由于华山派上一代掌门人华山梅叟酷嗜梅花之故,谢尘馆内,到处都是梅树,每届冬临,寒梅竞秀,处身其间,鲜有不生出尘谢俗之感者……华山派处于武林六派之间,百十年来,独身自好,绝缘是非之外,与此或亦不无有关。
时值春末,某一夜,金龙宫内的议事厅脊上,突然闪过一条其疾无比的身形,稍现即逝,随着身形的逝去,议事厅脊上,荡漾着一隈低微的嘿嘿笑声……
身形消逝不久,另一条身形继之出现,后来者身材瘦小,通体黑色劲装,背后斜背着一支长剑,此人挺立厅脊之上,四下略作张望之后,立即从怀中摸出一件物事,向谢尘馆的塔尖方向振臂掷去。嗖地一声破空声响,一道碧绿的火焰,像灵蛇似地划过夜空。
随着绿焰的消失,谢尘馆内的塔顶之上,立即出现了一盏紫绢八角宫灯,宫灯的八面,第一面都有一个大红篆体“梅”字,梅字两旁,各有金凤一条。宫灯挑出之后,灯火共计用灭三次,在华山派来说,这正是和衡山派“九品钟”意义相同的“金龙三现”!
接着,整个灵园内灯火通明,养心阁的静室,每一间的檐前,都有一盏宫灯悬起,不消盏茶光景,金龙宫的议事厅脊上,八个华山派的弟子仗剑分立四角,议事厅内,华山五剑穿着同样的黑绸长衫,身佩金龙宝剑,神态肃穆地一字排立,议事厅东西两侧,左边立着二十几个男弟子,右边立着二十几个女弟子,男弟子一式淡蓝对襟短打,女弟子一式鹅黄斜襟短打,各人身上,都佩着二支长约二尺七八的带鞘宝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慕容美